再走长征路首日 记者传来时代新声
2019年06月14日 10:25:16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中宣部6月11日启动了“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

6月11日,参加“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的记者在福建龙岩长汀县中复村的红军街采访。新华社 魏培全 摄

    活动第一天,记者们就纷纷传回稿件,以生动鲜活的全媒体报道,展现了长征沿线的历史变迁。6月12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江西日报》等媒体,纷纷开设了“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专栏,对活动进行持续报道。

    擦拭泪水,笔下再现震撼人心历史

    铜锣湾,红一军团长征出发地,也是红一军团军部所在地,段九长背着发报机过草地的故事,十里八乡耳熟能详。

    “村干部来慰问,老人家总说自己没有什么要求。虽然过雪山时脚趾冻掉落下残疾,可只要村里和周边学校需要,老人总会去给大家讲长征故事。”《人民日报》记者费伟伟一行人,一边聆听段春华讲述的故事,一边被红军的历史感动。

    在费伟伟他们的稿件《踏寻足迹 感悟初心》中有这样一段话:“肖东洋老人拿出一本浅红的烈士簿,一页一页翻过,最小的才14岁,1934年后再无音讯。寒信村当年百人参加长征,最终回来的只有一人……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一路采访,一路感动,有时不得不停下笔,擦拭涌上来的泪水。”

    江西于都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长征精神一直激励着老区人民奋斗。6月12日,《江西日报》用一个整版,对“记者再走长征路”做了报道。《江西日报》记者卞晔在《一日筹粮两万斤》中发出这样的感叹:“在于都采访,最不缺的便是军民一家亲的故事。”

    记者们深入百姓,通过走访,了解了一段段长征时期的感人事迹。他们挥舞手中的笔,落成一篇篇鲜活的稿件,为读者再现了那段震撼人心的历史。

    “融”中有思,长征出发地“换了人间”

    “为什么我们家没有门?”幼年时刘光沛问,母亲告诉他:“门板被你爷爷拆下来给红军搭桥了。”

    1934年10月,于都河北岸集结了8.6万余人。此时的外围,敌军重兵正围追堵截,步步紧逼。桥,决定着红军的生死存亡。

    红军长征出发时,百姓主动送来门板、床板,甚至寿材,几乎家中所有可用的木料都用来搭设了浮桥。于都河,由此有了“长征第一渡”的不朽名号。

    新华社稿件《跨越“第一渡” 长征出发地“换了人间”》中,记录了于都的桥,连接党心与民心的故事。这篇稿件得到了很多媒体的转载、转发。

    “从85年前渡河时的5座浮桥,到如今横跨于都河的35座大桥,交通的改善折射出百姓生活的巨变。”新华全媒头条中,一则视频短片将于都的今天展现在世人面前。

    文字与视频相结合的融合新闻报道,为广大用户创造了更为丰富的感官体验。土坯变楼房、土路铺水泥、“水上漂”住进了新渔村,日新月异的景象,被新华社记者用镜头记录下来,长征出发地于都俨然“换了人间”。

    激励你我,走好“我们的长征路”

    6月12日,《赣南日报》推出H5作品“新时代新长征 我们再出发”。通过H5技术,带领用户一同回顾了那段峥嵘岁月,发出了“使命传承,梦想接力”的呼号。

    央视新闻微信平台推出了“一张图看懂长征”。通过长图回顾了包括血战湘江、遵义会议、飞夺泸定桥在内的一组波澜壮阔的长征史诗。阅读量过10万,引得网友纷纷评论,感慨万千。

    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聆听过当地小学生讲解员的讲解后;在接触过于都长征源合唱团成员,感受到那一股精神力量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欧阳夏丹,在记者手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仅仅在长征出发期间,就有近万名于都儿女参加红军……很多人壮烈牺牲,至今连名字都无法知道。这是深情而无畏的土地,先辈们的故事铭记在于都人心中,长征精神代代传承。”

    再走长征路的记者们,更多地观察到了在联结历史的今天,长征精神赋予新时代的新价值。(陈妙然)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原标题为《“再走长征路”首日,记者传来时代新声》,转发请注明来源。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王小玉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81424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