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
金句丨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指引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兴则文明兴。在2024年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重温金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
-
创意海报|总书记引经据典论生态文明
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古语典故阐述生态文明,让我们一起品读,领悟其中的深刻警示和启迪。
-
镜观·领航|巩固发展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地方考察,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的重要指示。
-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点翠焕彩有新篇——美丽中国建设实践故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念,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成为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行动。8月15日,我国迎来第二个全国生态日。回望美丽中国建设实践,如画般的生态美景在大地上铺展。新的起点,祖国山河点翠焕彩又有了新的注脚。
-
特稿丨“两山论”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中国启示与贡献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并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启示。中国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理念和实践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肯定,为人类绿色发展事业注入更多宝贵动力。
-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来自2024年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的观察
8月15日,2024年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在福建三明举行,主题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主场活动生态文明重要成果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用一组组数据,彰显我国全面绿色转型取得的积极成效。
-
新华鲜报丨全国生态日来了!看中国高颜值答卷
8月15日,迎来2024年全国生态日。林草年碳汇量居世界首位、森林面积连续40年增长、绿色产业遍地生花……绿水青山,风光无限,铺就中国高颜值生态答卷。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从5方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15日表示,将从着力推进生态文明重点改革、大力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加强绿色低碳国际合作等5方面,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守护“一河三山” 让“塞上江南”越来越秀美
沙湖是黄河流域重要湿地,也是我国西北候鸟重要的迁徙通道。就在几年前,这颗“塞上明珠”还饱受污染之痛。经过“刮骨疗毒”式的治理,沙湖水质逐年改善,现已稳定在Ⅲ类至Ⅳ类。宁夏沙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生态保护部经理李冬萍欣喜地说,最近几年,沙湖多次监测到卷羽鹈鹕、玉带海雕等珍稀鸟类,“生态好了,游客也越来越多,现在我们已经建立沙湖常态化监测和保护机制。”
-
拍案|溶洞里搞养殖、草原上挖矿……检察公益诉讼如何发力保护生态环境?
8月15日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一批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溶洞里搞养殖、草原上挖矿、湿地里种庄稼……面对这些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的违法行为,检察公益诉讼如何发挥威力?
-
走,去郊游!丨探访城市中的自然绿洲香港湿地公园
逛地质公园观赏奇岩怪石,到郊野公园享受山林静谧,在湿地公园听雀鸟歌唱……这一切,都是游览香港最“绿色”的玩法。青山绿水好风光,本周恰逢全国生态日,让我们一起到香港各大自然公园发现多元的生态瑰宝!
-
冰川保护条例夯实西藏生态保护基础
记者8月15日从2024年全国生态日西藏自治区主场活动上获悉,《西藏自治区冰川保护条例》将于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该法规是西藏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的一项重要成果。
-
三江口的绿色之变 卫星视角看“长江首城”
经过整治,宜宾三江六岸的亲水岸线公园、绿道越来越多,岸线更美,呈现出一幅岸绿水清、鸟飞鱼跃的喜人场景。在第二个全国生态日之际,我们以卫星视角,一窥三江口的绿色之变。
-
一江清水向东流——广西漓江生态保护见闻
八月的桂林,烟雨朦胧,碧波荡漾。在桂林市象鼻山景区,悠悠漓江宛若一条玉带,不时有游客乘竹筏摇曳碧波之上。“漓江水质清澈,象鼻山和漓江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山水画卷。”美国游客赖安说,良好的生态环境让他心旷神怡。
-
三江源地区首个跨省域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基地揭牌成立
8月15日是第二个全国生态日。为进一步推进重点生态区域司法保护一体化、深化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基地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揭牌成立,这也是三江源地区首个跨省域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基地。
-
口袋公园,解锁都市“公园自由”
在钢筋水泥构建的都市森林中,一片片口袋公园正悄然萌发,成为市民们的新宠。它们虽面积不大,却如同城市的呼吸孔,为繁忙的都市生活,带来一抹清新绿色。
-
四川公安发布4起破坏生态资源犯罪典型案例
8月15日是全国生态日。四川省公安厅日前公布了4起破坏生态资源犯罪典型案例,揭示出当前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的手法和特点。
-
“梦里老家”的绿色生意经:趣味科普引爆新流量
江西省婺源县已查明拥有高等植物2400余种,是12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家园。几年前,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90后”科研人员被当地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吸引,创办了自然教育科普机构林奈实验室,推出各类创意科普课程,搭建起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的桥梁。
-
外国“体验官”感受巢湖湿地“生态名片”魅力
巢湖,地处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从曾经的严重污染到入选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样本,巢湖这张合肥的“生态名片”愈发靓丽,城湖共生、人水相亲的画卷正徐徐展开。让我们跟随来自摩洛哥的留学生严赫,一起感受这烟波浩渺的湖天胜境吧。
-
60秒看“八百里瀚海”披绿色新装
盐碱地是“地球之癣”,东北苏打盐碱地治理难度尤甚。在吉林西部白城市镇赉县,盐多、碳少、土僵、肥缺的苏打盐碱地曾长期困扰农民,制约地方经济发展。近年来,当地不断探索盐碱地治理模式。昔日盐碱滩正在成为湖泡纵横、稻田连片的大粮仓,变身生态“绿洲”。第二个全国生态日,一起来看披上绿色新装的“八百里瀚海”。
-
海南坡鹿的绝境重生
在海南岛西部的低地疏林中,生活着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海南坡鹿,它们是鹿科泽鹿属的一个亚种,仅分布于我国海南岛,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邦溪保护区管理站站长昌运兴告诉记者,“在一代代保护者的努力下,邦溪保护区海南坡鹿数量已从18头增长为超200头。”
-
淀山湖对话白洋淀:在世界级湖区探寻绿色发展“密码”
近年来,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赋能下,两个湖区的水质面貌、岸线生活、发展能级焕然一新、更上层楼。2024年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走进一南一北两大湖区,泛舟白洋淀和淀山湖,探寻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密码。
-
以“迷彩绿”守护绿色北疆
内蒙古是全国治理荒漠化的主战场、防御沙尘暴的主防线。在这片辽阔的疆土上,无数支治沙队伍顶着烈日、扛着铁锹、背着树苗,在大漠深处筑起道道“绿色长城”。
-
最高法发布滥伐林木典型案例
“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最高人民法院14日发布4件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滥伐林木典型案例,表明依法惩处滥伐林木违法犯罪行为的鲜明态度,引导人民群众正确认识林木采伐,依法依规申请采伐许可,科学合理实施修复措施。
-
“碳汇+司法”守护“绿色正义”
在环境资源类案件中,通过“认购碳汇”等形式来补偿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近几年已在贵州、甘肃等多地推广适用。“碳汇+司法”丰富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的履行方式,让生态“破坏者”成为环境“修复者”,以司法力量守护绿水青山。
-
我国林草年碳汇量逾12亿吨居世界首位
国家林草局生态司一级巡视员郭青俊说,森林是集水库、钱库、粮库、碳库于一身的大宝库,森林和草原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据测算,目前全国林草年碳汇量超过1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居世界首位。据预测,2060年我国难以避免的碳排放约有2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林草碳汇能吸收一半以上碳排放。实现“双碳”目标是我国主动担当大国责任、对国际社会做出的庄严承诺。作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压舱石”,林草碳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新华时评丨从两个“新突破”看中国绿色转型的世界意义
最近,中国两个能源新数据引起国际媒体广泛关注,一个是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继去年历史性超越火电之后,今年前六个月持续攀升至占中国发电总装机的53.8%;另一个是7月份,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国内月度零售销量首超传统燃油乘用车,成为市场新主流。从源头生产到终端消费,这两个“新突破”表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步伐不断加快,中国作为全球可再生能源领跑者的地位更加凸显。
-
“行进中的低碳”:绿色交通正在成为中国人的自觉
如今在中国,车水马龙间涌起低碳环保的“绿色潮流”,一场场交通出行领域的“绿色转型”正“加速行进”。
-
好生态能变现 好空气能卖钱——看福建三明的“绿色银行”
作为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策源地之一,三明市近年来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创新推出林票、林业碳票,不仅保护了绿水青山,也有力拓宽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通道。
-
皖浙共护新安江
2012年,国内第一个跨省(皖浙)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在新安江流域开启,自此,皖浙两省接续开展了三轮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试点以来,新安江流域总体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目前,“新安江模式”已扩展至全国24个流域(河段)、23个省(区、市),有力推动流域水质改善和绿色低碳发展。
-
小城看生态:科技赋能 共绘青山绿水
位于三明市将乐县的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7.75%,动植物资源丰富,共有高等植物1634种,野生动物共计2483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有55种。2019年以来,保护区启动野生动物无线宽带混合自组网实时监测系统建设,利用集成应用无线宽带混合自组网、智能型双路双光网络野保摄像等最新技术。解决无路、无人、无信号条件下保护区资源环境生态监测预警和应急管理难点、痛点问题,让日常巡护、动物保护、资源监测,变得更“智慧”。
-
守护“高原精灵”
西藏是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在我国以至全球生态安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西藏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藏羚羊为代表的重要物种野外种群数量恢复成效明显。
-
人的守护,鱼的回归
“成群的中华鲟、长江鲟跳出水面,溅起来的浪花有四、五米高,就像牛在水中翻腾……”半个多世纪前看到的场景,李培富至今仍感觉历历在目。2021年,为保护生态环境,中国全面实施长江十年禁渔,李培富和数十万长江渔民一样上了岸。但没过多久,李培富又干起了“老本行”——水产科学研究者们看中他几十年打渔积累的丰富经验,让他帮着做水产调查。
-
保护濒危植物 筑牢生态屏障
重庆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其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使重庆成为全国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之一。近年来,重庆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崖柏为代表的重要濒危物种野外种群数量恢复成效明显。
-
中国正用科技与创新将戈壁沙漠变为“绿电厂”
在内蒙古西部的乌兰布和沙漠边缘,鳞次栉比的光伏板在阳光下泛起层层“涟漪”,板下的黄沙中,沙生植物冒出绿色的嫩芽。远远望去,沙漠中交织出一幅蓝绿相间的画卷,“光伏+生态治理”项目正在改变着乌兰布和沙漠的旧貌。
-
闽北炉下镇的“生态转型记”
王崇年的果园位于福建“母亲河”闽江边。一汪碧绿的江水向东奔流而去,这里空气清新、鸟鸣啁啾,河畔坐落着古树人家,优美的山乡环境吸引了不少游客和研学团队前来,村里的餐馆、民宿在周末经常被预订一空。然而,十多年前,眼前的景象却全然不同。
-
与多样生物“相拥”:中国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8月15日是中国第二个全国生态日。中国一直致力于保护生物多样性,这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聚焦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