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号完成“太空接力” 月背珍宝搭上“回家专车”

聚焦

嫦娥六号任务
  • 嫦娥六号在月背展示的国旗是用岩石“绣”出来的?

    月面温差大、辐射强,普通材质的国旗难以满足要求,这面中国首次在月球背面独立动态展示的国旗有何独特之处?记者采访了国旗背后的研制团队。

  • 用玄武岩“织”出的五星红旗,原材料来自这个县城!

    6月3日,嫦娥六号着陆器携带的一面由玄武岩纤维制成的“石头版”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用玄武岩“织”出的这面五星红旗,原材料来自河北蔚县!

  • 仅重11.3克、耐高真空、抗辐射……揭秘玄武岩“织”成的月面国旗!

    6月3日,嫦娥六号着陆器携带的一面由玄武岩纤维制成的“石头版”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该国旗展示系统由中国航天三江集团联合武汉纺织大学等单位共同研制,仅重11.3克,耐高真空、抗辐射……一起揭秘玄武岩“织”成的月面国旗!

  • 多台激光敏感器守护嫦娥六号轻盈落月 助力人类首次月背“挖土”

    “翩然落广寒”背后充满了硬科技!2024年6月2日6时23分,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

  • 月球表面环境是怎样的?走进“月尘舱”

    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在哈尔滨,有一所高校与中国航天结缘60余载,它就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哈工大,有一座“地面空间站”与天宫空间站遥遥相望,名叫“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

  • 月球样品研究推动了我国行星科学的发展

    6月4日7时38分,嫦娥六号上升器携带月球样品自月球背面起飞,随后成功进入预定环月轨道。嫦娥六号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和起飞。

  • 月背升起的五星红旗材料是岩石?听听专家讲原理 

    月面温差大、辐射强,普通材质的国旗难以满足要求。研制团队联合武汉纺织大学等单位开展了玄武岩纤维旗面的研制攻关,陆续攻克了纤维成型、织物织造、印花染色以及旗面与展开机构适配等技术难题,使生产的月面国旗能够适应月球表面的恶劣环境,保障了国旗展示任务的圆满成功。

  • 嫦娥六号月背采样留下“中”字

    嫦娥六号月背采样,留下一个中国字——“中”字。

  • 秀我中国|来自月球的IP地址!

    来自月球的IP地址!6月3日,认证为“嫦娥六号”的“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官方微博账号创立,IP地址显示为“月球”。4日,账号更新发文:“6月4日7时38分,我带着月壤起飞,等我的消息。”

  • 来看嫦娥“挖土”视频

    6月2日至3日,嫦娥六号顺利完成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智能快速采样,并将珍贵的月球背面样品封装存放在上升器携带的贮存装置中,完成了这份宇宙快递的“打包装箱”。4日,国家航天局公布了嫦娥“挖土”视频。

  • 70秒看嫦娥六号成功月背采样

    智能采样是嫦娥六号任务的核心关键环节之一,探测器经受住了月背高温考验,通过钻具钻取和机械臂表取两种方式,分别采集了月球样品,实现了多点、多样化自动采样。

  • 世界首次!嫦娥六号携月背“土”特产启程回家

    月背“挖宝”顺利结束,嫦娥六号启程回家!6月4日7时38分,嫦娥六号上升器携带月球样品自月球背面起飞,随后成功进入预定环月轨道。嫦娥六号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和起飞。

  • 世界首次!嫦娥六号完成月球背面采样和起飞

    6月2日至3日,嫦娥六号顺利完成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智能快速采样。6月4日,携带月球样品的嫦娥六号上升器自月球背面起飞,随后成功进入预定环月轨道。嫦娥六号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和起飞。

  • 外交部:期待嫦娥六号带着“蟾宫宝藏”平安回家

    嫦娥六号2日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毛宁3日表示,了解和探索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和平利用外空将促进全人类的共同福祉。期待嫦娥六号带着“蟾宫宝藏”平安回家。

  • 科好玩丨独家视频首次发布 升格视频诠释嫦娥奔月之美

    中国航天,永远值得期待!6月2日,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开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实施的样品采集任务。让我们通过视频一起回顾嫦娥飞天落月之旅。

  • 来了,落月实拍视频!

    6月2日清晨,嫦娥六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开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实施的样品采集任务。国家航天局发布嫦娥六号着陆器降落相机拍摄的嫦娥六号着陆月背过程中的影像。

  • 成功着陆!嫦娥六号将开始世界首次月背“挖宝”

    相比于降落在月球正面,降落在月球背面可谓环环相扣、步步关键。特别是此次任务的预选着陆区——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落差可达十多公里,好比要把一台小卡车成功降落到崇山峻岭中,每一步都不能掉以轻心,充满着中国航天人的智慧和创造。

  • 新华社权威快报|嫦娥六号,月背着陆!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6月2日,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在鹊桥二号中继星支持下,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

  • 向着月球背面再出发——中国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正式启航

    想要飞到月背,嫦娥六号首先要进入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约3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与嫦娥五号相比,嫦娥六号重了100公斤,必须挑选一位经验丰富、能力最强的“护卫”。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老将出马”,进行了多项设计优化和工艺改进,成功实现“完美瘦身”,满足了“乘客”的出行要求。

  • 嫦娥六号任务和五号任务有哪些不同点?

    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这次嫦娥六号任务和五号任务有哪些不同点?听听嫦娥六号任务副总设计师王琼的介绍。

  • 嫦娥六号探测器如何去月球“采土”回来?

    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嫦娥六号探测器由轨道器、返回器、上升器和着陆器组成,这四个器承担的任务有啥不同?听听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研工作者的介绍。

  • 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的火箭有啥特别之处?

    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那么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有啥特别之处呢?听听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研工作者的介绍。

  • 给嫦娥六号“穿上华服”——探访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月球是一个昼夜温差高达300多摄氏度的严酷世界。为了保护各类仪器设备,嫦娥六号采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制生产的各类高科技涂层,犹如给嫦娥六号穿上了各种“华服”。近日,记者前往该所进行了探访。

  • 专访嫦娥六号任务总设计师胡浩

    嫦娥六号任务总设计师胡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的探月工程已经走过20年,每一步走得都非常扎实,也非常精彩。

  • 时光相册丨嫦娥六号开启“奔月”之旅,曾经那些瞬间不能忘记!

    2024年5月3日,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探月工程四期嫦娥六号任务将着陆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并采样返回。

  • 60秒回顾嫦娥六号发射精彩瞬间

    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之后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嫦娥六号探测器开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预选着陆和采样区为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

  • 只此嫦娥!3分钟带你浪漫奔月

    追月之路,永不停歇。嫦娥六号的成功发射,不仅推动了我国探月工程的发展进程,更将推动人类探索太空的发展进程。

  • 记者手记:分秒必争 感受中国航天人的“时间表”

    向太空进发,中国航天人分秒必争。从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顺利返回,到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发射,中国航天的“时间表”满满当当,每一位航天人使命必达。

  • 新华鲜报|世界首次!嫦娥六号开启月背“挖宝”之旅

    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之后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由此开启世界首次月背“挖宝”之旅。

  • 新华社权威快报|嫦娥六号,成功发射!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之后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嫦娥六号探测器由此开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预选着陆和采样区为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

  • 模拟动画详解探月工程四期嫦娥六号任务

    探月工程四期嫦娥六号任务计划5月3日17时至18时实施发射任务,首选发射窗口瞄准17时27分。来看模拟动画详解嫦娥六号任务。

  • 嫦娥六号任务国际载荷研讨会代表共商国际航天合作

    5月3日,国家航天局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嫦娥六号任务国际载荷研讨会。嫦娥六号任务提供了开放的国际合作机会,本次任务搭载了欧空局月表负离子分析仪、法国氡气探测仪、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巴基斯坦立方星。

  • 嫦娥六号任务计划5月3日17时至18时发射

    记者5月3日从国家航天局获悉,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开始加注液氧低温推进剂,探月工程四期嫦娥六号任务计划5月3日17时至18时实施发射任务,首选发射窗口瞄准17时27分。

  • 海南文昌:火箭之城的多元魅力

    海南文昌,一个因火箭发射而蜚声海内外的城市,然而,它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除了火箭升空的震撼,还有丰富的人文资源等待着你去探索。

  • 嫦娥六号任务即将发射 文昌航天小镇引客来

    为一睹此次发射的震撼场面,一些游客早早就在海边搭起帐篷等候,还有一些航天摄影发烧友提前踩点布设场地,准备用镜头给不能到现场的人们呈现一场视觉盛宴。

  • 文昌航天发射场准备就绪确保嫦娥六号顺利奔月

    嫦娥六号月球探测任务5月1日上午组织发射前系统间全区合练,文昌航天发射场、北京飞控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远望号测量船队以及任务各测控场站等实施联调联控,目前各系统已经做好发射前准备工作。

  • 鹊桥二号中继星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国家航天局12日消息,鹊桥二号中继星已完成在轨对通测试。经评估,中继星平台和载荷工作正常,功能和性能满足任务要求,可为探月工程四期及后续国内外月球探测任务提供中继通信服务,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 嫦娥六号探测器运抵发射场 计划上半年发射

    2024年1月8日、9日,探月工程四期嫦娥六号任务探测器产品分别搭乘安-124和运-20飞机,抵达海南美兰国际机场,随后通过公路运输方式运送至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

  • 嫦娥六号任务进展顺利 计划2024年前后发射

    根据安排,嫦娥六号任务将开展月球背面采样返回。迄今为止人类已进行的10次月球采样返回均位于月球正面,月球背面整体相对月球正面更为古老,且存在月球三大地体之一的艾特肯盆地,具有重要科研价值。嫦娥六号任务预选着陆区位于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以期发现并采集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月球样品,增进人类对月球的认知。

  • 四年三“嫦娥” 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预计2035年前建成

    未来四年,我国计划发射三个“嫦娥”月球探测器。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将按照两个阶段分步实施,计划2035年前建成基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