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
石斛振兴:下山头的田园新梦
铁皮石斛林、溜溜乐园,让浙江温州乐清下山头村从默默无闻到增收致富。这里有惊险有趣的铁定溜溜乐园,还有融合创意与科技的石斛文化园,一个乡村如何凭借“一株草”实现蜕变?答案就在下山头村的振兴之路上!
-
“千年纸山”焕新乡村画卷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素有“千年纸山”的美誉,这里的村庄通过独特的文化与产业振兴,探索出乡村新模式。
-
感受乡村振兴的青年力量
在浙江丽水遂昌县的层峦叠嶂之间,有一批“95后”扎根乡村,他们开农场、做文创……在绿水青山中不断绽放自己的青年力量。丰富的非遗文化,优美的生态环境吸引着青年人走进了浙江丽水遂昌县的山野之中。无论是打造儿童有声产品,还是经营特色生态农场,这里的青年人在实现自己创业理想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提高了村民收入。
-
浙江台州:黄岩蜜橘的“裂变”
仲冬,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依然橘香四溢。永宁江畔的橘园里,来自黄岩区头陀镇孙家汇村的村民周春国正与10多名村民一起,拿着铁锹等工具为橘树施肥。
-
浙江岱山:智慧农业释放蓬勃潜能
当新技术新装备应用于从育种到采摘全流程,当一个人就可以打理上千亩耕地,当田间地头的角落都能享受物联网的便利……插上数字化的智慧“翅膀”,现代农业将会释放怎样的蓬勃潜能?日前,记者来到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岛西南部的岱山现代农业产业园,随着探访的不断深入,上述问题的答案也逐渐清晰起来。
-
浙江遂昌:现代技术让书画艺术品数字化还原
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天工之城湖山汇双创中心,是当地通过改造原有乡镇集体用房打造的集文创、艺术、科技产业为一体的发展空间。浙江青初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就落户于汇双创中心,现已形成了从书画艺术品的采集、复刻、还原到授权艺术衍生品设计制作生产的完整产业链条,拥有在手工宣纸上实现数字化高精度原色还原的团队,自主研发直接光谱技术和色彩还原技术。该公司与文博机构深度合作,复刻作品多次在海内外展出。
-
感受浙江衢州科技强农新图景
初冬时节,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的太公山胡柚基地里,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飘着阵阵清香。智慧大棚里,智能监控系统保驾护航,胡柚种苗茁壮成长。
-
浙江舟山新建村:一场穿越过去与未来的乡村奇遇
当你想到一个村庄的模样,脑海中会浮现什么?是一排排低矮的瓦房,还是静谧的田园风光?如果你来到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干览镇新建村,这些印象都将被颠覆。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个村庄如何从传统走向未来。
-
浙江衢州: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培育鲟鱼产业新质生产力
在浙江衢州柯城区石室乡的鲟鱼养殖基地,规模化养殖着西伯利亚鲟、俄罗斯鲟、史氏鲟、达氏鲟等多个鲟鱼品种,养殖鲟鱼10余万尾,约4000吨。鲟鱼子酱营养丰富、口感细腻,因其原料稀有、工序繁杂而被称为“黑黄金”。
-
记者手记:“浙”里乡村来了文化特派员
今年以来,浙江创新实施文化特派员制度,1570余名来自宣传文化系统、高校、文化文艺学会等的文化特派员走进乡村,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
古镇的早茶和镜头里的乡愁
游埠古镇位于浙江省兰溪市,因早茶文化历史悠久被誉为“江南早茶第一街”。近年来,古镇持续深耕“早茶”和“摄影”两大IP。游客接待量由2020年的32.5万人次提升至2023年的235万人次,截至10月8日,今年游客量已超233万人次。
-
“美丽乡村”撑起浙江“万亿”旅游产业
手捧一杯咖啡在乡野间感受自然之美,跟着非遗传承人在古院落中完成一件手工作品,带着孩子在田间地头来一场农业研学之旅……漫步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永旺村,一幅美丽乡村画卷铺展开来。
-
“土特产”助力三湘农业焕发新活力
智能化分拣的柑橘酸甜可口,生态化养殖的甲鱼带来高收益,一根竹子的“潜能”被深度挖掘……近日,记者在湖南多地采访发现,多个农业县因地制宜,推动当地农业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助力农民增收致富,为三湘大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
小村建大厂:解码农产品精深加工之路
在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笋竹产业园标准化厂房里传出阵阵机器轰鸣声。通过整合区域笋竹产业资源,完善延伸现有笋竹产业链,笋竹产业园进一步增强区域产业综合竞争力。
-
浙江宁波永旺村:创意点亮乡村新生活
从传承技艺的“手艺人部落”到融入国际风尚的波兰瓷器,从稻田间飘来的咖啡香到汇聚创客梦想的青创公寓。永旺村通过“手艺人文化+乡村创客”的独特模式,打造了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和谐共生的乡村生活样本。
-
在浙江桐庐,品味乡村美学
稻穗已收,油菜未黄,这还不是浙江杭州桐庐县一年最美的时候。但游客来来往往,富春江畔村咖飘香,桐庐县正奏响乡村美学的新乐章。
-
“谢径安”:“政企村农”联建农创村
这里便是当地村民念叨的“谢径安”——浦阳镇谢家村、径游村、安山村三个村庄“联名”的农创村。地处杭州近郊,“谢径安”虽然区位优、潜力大,但也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
-
“谢径安”: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样本
地处杭州南部的“谢径安”,是乡村振兴发展的新样本。“谢径安”,指的是谢家村、径游村、安山村三个村庄的“联名”农创村。“谢径安”以“政企村农”发展模式,发挥政府、企业、村集体、村民和社会组织的优势,形成多方合力,走出了一条以工业优势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路径。
-
变废为宝 野生芦苇荡里的产业转型
位于南洞庭湖畔的益阳市沅江市是湖南省芦苇主产区。近年来,随着我国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以芦苇为原料的造纸厂因污染问题全部退出产能,失去这一重要经济价值的芦苇,如何“涅槃重生”,创造新的价值?
-
一颗小柑橘 带动富民大产业
石门县是山区农业大县。近年来,当地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做活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文章,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闻名遐迩的“中国柑橘之乡”。
-
湖南:打造智能农机产业链 推动农业现代化
农机在农业大省湖南发挥了重要作用。自2020年起,湖南早稻生产的机插机抛面积每年以5%的速度递增。2023年,全省水稻耕种收全程机械化率达83.46%,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整体位于全国前列。
-
湖南石门:智慧养鸡 畅销市场
近年来,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利用当地气候特点和养殖传统,大力发展家禽产业,构建从养殖场到餐桌的智能产业链,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产品畅销全国。
-
湖南桃江:竹笋深加工拓宽发展之路
竹笋产业是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的传统特色产业,全县拥有竹林面积115万亩。当地依托丰富的竹林资源,积极发展竹笋深加工产业。目前,桃江县已培育竹笋加工企业30余家,竹笋产业年产值达38亿元。
-
科技赋能奏响湖南乡村振兴“椒”响曲
湖南是全国辣椒主产区,从商业化辣椒育种体系建设到自动化种植,产学研结合推进智慧大棚扎根乡间,科技赋能正在三湘大地奏响乡村振兴的“椒”响曲。
-
种子的力量:守护农业“芯片”
作为种业大省,近年来,湖南加强良种技术攻关,积极培育稳产高产的优良作物种子,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新技术赋能,新品种涌现。一批重大创新成果从湖南出发,撒向田间沃野。
-
湖南浏阳:智能化推动养蚕产业转型升级
湖南省作为我国蚕桑产业发展的传统优势区域之一,栽桑养蚕历史悠久。如今,智能化转型带动这个古老产业焕发新生。
-
蜕旧衣,破壳生,蚕丝“缠”出千亿级产业集群
由茧变丝,蚕丝也由传统的服饰纤维,华丽转身成各式各样的功能材料,做成血管、敷料、仿生人工骨等,一粒蚕茧经脱胶溶解,再由溶液变为冻干粉,最终成为化妆品级和医用级原料。
-
湖南宁乡:预制菜产业加速发展
近年来,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加速发展预制菜产业,支持打造涵盖种植养殖、生产、冷链、仓储、营销、进出口以及装备生产等环节的预制菜产业链。目前,宁乡市拥有规模较大的预制菜生产加工企业45家。
-
湖南:守护农业“芯片”
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是国内领先的种业科研基地,这里汇聚了众多农业科技专家,致力于生物育种的技术创新。中心自主研发的100余款液相育种芯片应用于种质资源和育种材料的鉴定评估、重要性状基因的挖掘鉴定等场景,打破了对进口固相芯片的长期依赖。
-
宁乡花猪逆袭记
腌制后的肉片放入锅中煸香,烹入湖南豆豉,加入新鲜的螺丝椒快炒……一道饱含湖南味道的辣椒炒肉出锅了。夹起一片,肉片散发出诱人的鲜香,令人食欲大开。
-
湖南:努力打造国家种业创新高地
湖南作为我国中部地区农业大省,近年来着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整合农业科技创新优势资源,建成岳麓山实验室,努力打造种业创新高地。
-
黄山茶叶香飘四海 国际友人纷至沓来
近年来,黄山持续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升级,不少外国友人也被这里的山水美景吸引,慕名而来开办民宿、餐馆;当地企业的茶叶漂洋过海,不断拓展国际市场。黄山正变得越来越有“国际范儿”。
-
走进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
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被评为中国卓越钢铁企业品牌,主要产品为高品质的热轧薄板、冷轧薄板等,产品覆盖海洋工程、高端制造业等领域。
-
安徽:多策联动拓宽高质量充分就业渠道
培育新兴产业引领就业增长、支持传统产业升级释放新需求、多措并举加强就业服务……在安徽,当地多措并举,激发就业活力,充分挖掘就业新潜能。今年1至10月,安徽省新增就业72.8万人,同比增长7.99%,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7%,创历史新高。
-
安徽宿州:引企育才促就业
多年来,安徽省宿州市助力企业建设宿州青网科技园,完善的园区设施和有力的服务保障吸引了电子商务、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近百家企业入驻。园区目前吸纳青年创业者、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就业,提供超过1600个就业岗位,并通过开展人才培训帮助求职者顺利上岗。
-
一片超薄柔性玻璃里的科技“硬”实力
“这是目前全球能够工业化生产的最薄的柔性可折叠玻璃,研发人员通过化学减薄技术让其先变‘薄’再变‘卷’,使得它硬度高、耐刮擦、折痕轻。”凯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柔性显示材料分公司总经理助理李树立指着正在不断弯折的一片玻璃向记者介绍,这款玻璃在柔性和可折叠方面的性能领先同行业,可被广泛应用于折叠手机、卷轴电视机、柔性医疗检测装备等产品领域。
-
安徽池州:多措并举引人才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记者近日在安徽池州走访看到,近年来,池州通过实施“万马奔池”等人才计划,不断优化人才 “引育留用”全链条政策举措,助推高质量充分就业。
-
科大硅谷奏起科创“交响乐”
初冬时节,合肥神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里一派繁忙景象。在这里,记者看到有植物会发光,科幻电影《阿凡达》里的神奇场景成为现实。
-
看“数字哨兵”如何守护“城市生命线”
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就是要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的手段对城市的燃气、供水、排水、供热、综合管廊、桥梁等设施进行实时监测,对安全隐患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合肥的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依托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及其孵化企业建设、运营。
-
马钢:智慧炼钢,助力高铁勇攀新速度
“既是钢铁世界,又像森林公园!”11月的安徽马鞍山,秋高气爽,记者来到了宝武集团马钢轨交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印象中烟囱林立、满目灰尘的钢铁厂相去甚远,入目的森林景观让同行人发出了感叹。走进优质合金棒材生产线加工车间,两个橙色的万向轴率先映入眼帘,它们相对而转,为轧机提供动力。1100多度的钢在炉中烧得“红红火火”,不同于室外的干燥凉爽,这里氤氲着水汽。整条生产线长达495米,却未见操作人员的身影。
-
“一键轧钢”!看钢铁产业硬核“智”造升级
宝武马钢集团是我国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前身是成立于1953年的马鞍山铁厂。1964年,我国第一个辗钢整体车轮在这里诞生,结束了我国车轮轮箍长期依靠进口的历史。60年间,马钢不断实现技术创新,也成为中国钢铁产业技术变迁的生动见证。
-
探访北京最大单体保障性租赁住房社区
首创和园繁星社区位于北京市东南五环外,是北京市最大的单体保障性租赁住房社区。项目首期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共计6572套(间)租赁住房,约3.2万平方米配套商业,配建幼儿园和小学,可解决2到3万人的住房需求。
-
看人工智能如何助力体育课堂
随着人工智能的深入发展,体育课堂成为人工智能应用的重要场景。人工智能系统可以在课堂辅助教师,实时监测学生的运动姿态和数据,对学生的体能和锻炼情况进行评估分析,了解学生的强弱项,然后制定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实现“因材施教”。
-
北京:技术创新提升高质量发展“含绿量”
一路向北行驶,车辆到达北京石油延庆庆园街加氢站。这座目前国内最大的氢能公交场站,每12小时可加氢1500公斤,每天可为150辆公交车加注能源。
-
北京:拓展氢能应用场景 为城市运行插上“绿色翅膀”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可再生能源,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氢能产业取得新的技术和应用场景突破,各地氢能产业逐步进入发展快车道。
-
首都城市更新,“小街”重焕生机活力
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南、北小街始建于元代,是一条700多年的老街。此前,伴随城市化进程,小街一度以“宽马路、多车道、大绿地”的形态出现,逐渐偏离市民需求,公共空间局促、车道被侵占、步道被阻隔、环境杂乱等问题凸显。优化道路布局、盘活停车资源、提升设施环境、营造“步道公园”……2023年底开始的一系列城市更新行动,不仅让街道面貌焕然一新,更激发了周边区域的活力与潜力,“小街”重焕生机活力。
-
智慧医疗引领便民新风
打造“一分钟步行圈”,候诊期间AI交互生成问诊记录,智能机器人辅助下2分钟内完成发药……记者14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通州院区(以下简称通州院区)探访了解到,历时4年建设,该院正在有序筹备各项就诊环节,预计于10月下旬正式开诊。
-
北京花卉交易中心转型升级 助力首都“花园城市”建设
北京市丰台区花卉栽培历史长达800余年,有着“花卉之乡”的美誉,是北方地区重要的花卉集散地和现代花卉产业集聚区。坐落在丰台区的北京花卉交易中心,服务范围广泛,覆盖京津冀乃至全国的花卉市场,是国内花卉流通贸易的重要平台。
-
北京安贞医院通州院区:急诊先就医后付费
为节省急诊患者的抢救时间,即将开诊的北京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将施行急诊“先就医后付费”。
-
北京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大兴片区:布局特色园区打造产业新生态
整洁有序的自动化车间内,多名技术人员正聚精会神调试设备,生产形状如螺丝钉一般的无菌植入类牙种植体……作为首家入驻大兴综保区国际生物医药园的企业,北京卡尔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正向着年产能100万套的目标迈进。
-
“潮”起亮马河 首都金名片
时尚秀丽的水岸绿道串起了两岸的闲适与繁华。亮马河,这个地处北京朝阳区的“小透明”,因为2019年开始的改造工程而声名鹊起,逐渐成为京城居民休闲消费的网红打卡地。
-
首都精细化治理 奏响文化与活力并存的古城乐章
北京钟楼、鼓楼前后纵置、互相衬托,矗立于北京中轴线的北端。位于钟鼓楼东西两侧的钟楼湾胡同,先后经历了“百街千巷”环境整治提升、申请式退租和保护性修缮、“第五立面”整治……
-
新能源车产量缘何增长逾1.5倍?重庆力促汽车产业向“新”向“智”观察
重庆市经信委新近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至8月,重庆汽车产量154万辆,同比增长11%。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52.5万辆,同比增长151.4%,增速高于全国122.4个百分点,预计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将突破100万辆。
-
在火锅之都打卡重庆火锅博物馆
火锅博物馆是以火锅为主题的公益性专业博物馆,全面溯源和传播中国火锅文化与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特色风貌。让我们跟随着记者的镜头去一探究竟。
-
从“老破小”到“新家园”——重庆民主村映照民生新风貌
走进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店铺林立、游人如织,年轻人在网红店前打卡拍照。在这里,社区与商业交融共生,市井与新潮融合碰撞。如今干净整洁、功能完备的社区面貌,让人很难想象,破旧、杂乱、拥挤等词汇曾是这里的标签。
-
我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的“焕新密码”
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的涪陵页岩气田是我国首个进入商业开发的大型页岩气田,它于2012年开始勘探开发。涪陵页岩气田的勘探和开发团队,近年来围绕开发设计、钻井技术等方面创新集成页岩气高效开发六大核心技术,同时攻坚页岩气开发关键装备,实现其全部国产化,而这些技术与装备中也藏着涪陵页岩气的“焕新密码”。
-
震撼!在重庆永川科技片场感受影视拍摄一站式服务
为服务影视行业创业者,重庆市永川区建成了“影视拍摄一站式服务”,以此助推中国电影工业化进程,提升了永川科技片场对外影响力,推动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让我们跟随着记者的镜头去一探究竟。
-
重庆江津:社保卡“一卡通”刷新便民新体验
今年,碑亭社区创建社保卡“一卡通”应用全生态社区,聚焦社区老年群体行动不便、习惯使用实体卡等特点,打造了“一室一窗一食堂”全流程用卡环境,将社保卡的应用场景从就医、买药等基础功能,延伸至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
迈入开放前沿——记者探访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
走进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里的团结村中心站,只见龙门吊起落不停,集装箱码垛如林。在不远处的重庆铁路口岸,刚刚通过中欧班列运抵的进口汽车准备接受检测,一批国产赛力斯汽车也已“整装待发”,即将出海。热火朝天的景象彰显着园区的开放活力。
-
民主村里的“高质量新生活”
重庆市九龙坡区民主村社区是一个重度老龄化的老旧社区。作为一个旧城改造的小区,民主村从传统“老破小”蝶变为网红“打卡地”。让我们一起去民主村感受老旧小区的新生。
-
探访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普通人能不能入局空气“赛道”
为支撑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实体化运行和推动“双碳”产业发展,南平市率先在全国创新设立首家与碳计量有关的事业机构“福建省南平碳计量中心”。此前,为抢抓“双碳”战略机遇,南平工业园区管委会联合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成立了数字科技公司“福建空天碳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卫星遥感资源,结合物联网IT技术,参与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开展碳排放、监测、计量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工作.
-
景迈山上,“人在草木间”
一个“茶”字,拆开来看就是“人在草木间”。在云南普洱的景迈山上,这一意境已呈现千年。这座平均海拔1400米的古茶山里,森林、古茶林、村落交织共存,形成独特的空间组合。山共林,林生茶,茶绕村。23岁的岩温发来自澜沧县惠民镇景迈村,他带着记者来到景迈山的大平掌古茶林。在这里,有高耸的古木,也有新生的树苗,不同层次的绿色铺满整个山坡,时间的沉静和生命的活力交织在一起。
-
山水相依 只“茈”青绿——洱海源头打造绿美河湖新样板
茈碧湖地处洱海的源头,是洱海上游的重要湖泊。2023年,茈碧湖入选全国第二批幸福河湖建设试点,自入选试点以来,当地已实施河道生态治理约6.7公里,清除河湖底淤泥约7万立方米,种植乔木2800多棵,种植草地约7万平方米。
-
记者观察:文旅融合激发新动能——一座边地古镇的文化传承
位于云南省腾冲市的和顺古镇是南方丝绸古道上的商贸名镇和文化名镇。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和顺,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秀美,古建筑星罗棋布。和顺古镇立足于独特的乡愁氛围和历史文脉,打造了自己的文化品牌。
-
大田里的“科技范”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眼下,正值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农业大省河南省多地的高标准农田里,现代化、科技化的农业设备和手段已广泛应用于田间管理,科技助农愈加普及,种田也从“靠经验”变为“靠技术”“靠数据”。
-
在西双版纳,种“草”何以生“金”?
8月下旬,云南西双版纳时常有雨。一场雨后,记者来到勐腊县大卡村大卡老寨村民小组,走入一座小山没多久,一株株绿草挂着雨珠映入眼帘,散发的香气氤氲了整个山坡。
-
云南洱源:保一方清水入洱海
湖水清澈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绿树、小桥;湖面上,白鹭展翅起舞,野鸭游弋觅食……记者近日在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茈碧湖弥茨河入湖口处看到,湿地公园内山清水秀、万物和谐,宛如一幅秀美的生态画卷。
-
记者观察:从湖上小花看云南洱源生态致富新路径
海菜花是一种白花黄蕊的沉水植物,水清则花盛,水污则花败,被视为水质的“试金石”与“风向标”。近年来,位于洱海源头的洱源县将人工种植海菜花作为一大绿色生态产业进行扶持和培育,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双赢。
-
云南大理:变废为宝,守护高原明珠
曾几何时,高原明珠洱海流域的餐厨垃圾、畜禽粪便、枯死水草等有机废弃物处理是困扰当地的难题,有的废弃物流入洱海,污染了清澈湖水……如今,经过不断探索创新,云南省大理州已在洱海流域建立有机废弃物收集、清运、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体系,不仅有效减少了入湖污染物,还让曾经的“废物”变成了“宝物”。
-
记者观察:水清岸绿碧波荡——解码洱海生态治理实践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洱海是云南第二大高原淡水湖,也是大理人的“母亲湖”。生于斯、长于斯,保护苍山洱海的生态理念,早已深深地刻在大理人的基因里。
-
藏在城市里的“植物乐园”
可以将酸味变甜的神秘果、汁液含剧毒的“见血封喉”、能吞噬老鼠的猪笼草……走进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内的生物多样性体验园——“扶荔宫”温室群,2500余种热带特色植物打造出奇趣满满的“植物乐园”。
-
是“种子之家”也是“种子银行”——探秘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它既被誉为“种子之家”,又被称为“种子银行”,既保护了许多野生珍稀濒危植物、重要经济作物和新发现物种,又通过保存和研究发展壮大了野生生物种质资源。
-
福建长汀:“火焰山”到“花果山”的蜕变之路
湖泊星罗密布,黑天鹅在水面畅游;林间鸟语花香,果树繁茂……记者近日走进位于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的汀江国家湿地公园,看到这里漫山苍翠,郁郁葱葱。
-
记者观察:这片生态茶园,蕴含武夷山的绿色发展之道
燕子窠生态茶园示范基地坐落在福建武夷山星村镇,属于武夷岩茶核心产区,占地1000亩,是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示范点。近年来,当地不断研发多元化的茶文化旅游产品,持续拓展茶旅融合业态,让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民房变民宿、茶山变金山。
-
福建厦门:能源自平衡零碳园区的“减碳经”
厦门象屿综合保税区是国内首个零碳排放综保区。日前,记者走进这个园区,探寻其碳排放与碳吸收自我平衡的“秘诀”。
-
厦门同安湾:滩涂地“变身”滨海旅游浪漫线
阳光、海岸、沙滩,湿地、绿地、公园,冲浪、露营、嬉戏……行走在“高颜值”的厦门同安湾环东滨海旅游浪漫线,随处可见“亲海而游”的市民和游客。“这里被称为厦门市最美的海岸线。因为旅游业和新城产业发展,村集体收入也从十多年前的三四十万元,增加到现在的上千万元。”同安区潘涂社区党委副书记林育林说,这是他们以前不敢想的事。
-
闽北炉下镇的“生态转型记”
王崇年的果园位于福建“母亲河”闽江边。一汪碧绿的江水向东奔流而去,这里空气清新、鸟鸣啁啾,河畔坐落着古树人家,优美的山乡环境吸引了不少游客和研学团队前来,村里的餐馆、民宿在周末经常被预订一空。
-
福建长汀:治理水土流失 恢复秀美生态
长汀汀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该地曾经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份之一。多年来,当地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恢复生态,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呈现出一幅美丽新画卷。
-
记者观察:从两张“票”,读懂三明林改的智慧
为突破林权难流转、森林资源难变现、集体林质量难提高等问题,三明市于2019年率先启动林票制度改革试点,鼓励国有林业企事业单位将合作共有的林权份额化、价值化,制发成可流转、质押的收益凭证。
-
福建龙岩:跨国矿企打造“绿色竞争力”
在位于福建省龙岩世界地质公园内的紫金山金铜矿区行进,犹如走进一座森林公园。数百米深的矿坑底部虽然仍在生产,而矿区一点儿见不到传统矿山环境“脏乱差”的痕迹,坑口附近的边坡已草丛葱郁。
-
福州:科技助力“海洋牧场”提质增效
“闽投1号”是福州向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缩影。从2018年开始,福州推动鲍鱼、大黄鱼等海水养殖业从内湾逐渐向深远海、智慧养殖转变。截至目前,福州全市已成功下水深远海养殖平台12台(套),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智慧“海洋牧场”之一。“闽投1号”等多个深远海养殖平台实现了“福州造”,海洋装备制造水平不断提升。
-
福州河道:告别污染 迎来“水上福道”
乘坐“福舟”游船,划开碧绿的福州白马河水面,看着两岸高大的榕树伸出树冠,遮住午后的酷暑,品一杯茉莉花茶,让清香在唇齿间荡漾开来,满满的“松弛感”让人忘却了此时还置身闹市之中。
-
福建泉州:城市田园山水“连绵”
泉州市在2017年提出生态连绵带概念,以山水林田湖草统筹治理系统观,打造“山为骨、水为脉,林田湖草为肌体”的山水田园城市。作为生态连绵带建设先行示范的泉州海丝生态公园,被贯穿而过的百崎湖水系分为两个园区,打造形成山、水、林、田、塘、湿地为一体的生态景观综合体。
-
巨型叶片随风转 绿色电能海上来——走进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
位于福建福清的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是我国首个全产业链海上风电产业园,总投资约40亿元,占地约1000亩。园区形成风力发电机、风机结构件、风机总装、叶片生产等完整的全产业链生产格局,实现风电装备批量化生产,产能、产量、技术水平等均位居全国之首乃至世界前列。
-
福州:打造“水上福道” 让生态之美更显人文韵味
“城绕青山市绕河”,这里是依山傍海、山水相依的福州。优美的风景、宜居的生态,造就了这方“江城福地”。100多条总长超过200公里的内河在这里交错成网。近几年,当地通过水系综合治理,让河道褪去污浊,唤醒满城碧波。
-
金绿能:变废为宝 引领绿色建材新潮流
日前,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中,记者来到江西景德镇,走进金绿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发现固体废弃物经过精控发泡技术和高温焙烧,“摇身一变”成为具有轻质、隔音、防水、防火等性能的新型绿色建材。
-
护鸟兴旅,端稳“生态碗”
走进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秋口镇王村,蜿蜒的小河静静流淌,将两侧的石门自然村和一个形似月亮的小岛隔开来。一水之隔,隔不断两地“居民”的“交往”,石门村的村民与小岛上的蓝冠噪鹛相互滋养、彼此受益。“蓝冠噪鹛属于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雀形目鸟类之一,全球种群数量仅有250余只,被称作‘鸟中大熊猫’。”沿着河道,60多岁的石门村护鸟队队长俞旺金一边走着,一边极力压低自己的声音。
-
江中药谷:智能制造引领绿色高质量发展
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中,记者来到江西南昌华润江中湾里制造基地(江中药谷),了解其践行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动绿色低碳和智能制造的故事。 从取材到预处理、提取、灌装、灭菌直至包装、成箱、入库,生产线整个操作流程均实现自动化无人操作。2023年华润江中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和碳排放强度相对2020年分别下降31%和49%,清洁能源电量使用占比规模为7.9%,相对2020年提升108%。
-
“渣山”变“金山”?南昌固废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见闻
远处青山苍翠、绿植茂盛,近端的草地上铺着光伏板,数只蜻蜓在空中轻盈飞舞……江西省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固废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像一片处在城郊的小公园。很难想象,这里曾是填埋了南昌市生活垃圾多达24年的“渣山”。
-
记者观察:治水兴业开新篇
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中,新华社记者深入陕西富平、延安、绥德等地深入采访,看到当地通过系统性治水工程和创新性治理手段,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提升”。
-
水润“新”生
进入新时代,富平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科学规划城乡供水,群众饮水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一批特色产业因水而兴。
-
陕北淤地坝:黄土高原上的“聚宝盆”
黄河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在千沟万壑中筑起的淤地坝,是减少泥沙入黄河的拦沙“卫士”。淤地坝在拦截泥沙、保持水土的同时,淤地造田、增产粮食。
-
陕西眉县:节水喷灌浇出致富“幸福果”
“徐香猕猴桃酸甜,翠香猕猴桃甘甜,海沃德猕猴桃产量大,金福猕猴桃耐储存,亚特猕猴桃有股淡淡的奶香……”在青化万亩节水示范园,58岁的果农李胜利滔滔不绝地向记者介绍猕猴桃的品种与种植知识。有着数十年猕猴桃种植经验的他,早已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
这里的高山蔬菜“高”在哪?
虽已是盛夏,宝鸡市太白县却依然凉爽宜人。太白县是陕西省海拔最高的县城,境内海拔最高3767米,最低740米。太白县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海拔1550米,属于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绝佳的生态优势让这里产出的高山蔬菜叶片厚、含水量大、口感脆美。
-
陕北好“江南” 水润南泥湾
夏日时节,位于黄土高原的延安市宝塔区南泥湾镇,千亩稻田编织出无垠绿海,满目苍翠,生机勃勃。近年来,当地以改善区域水环境为切入点,建设河道疏浚、岸坡防护、水系连通、水土保持等系统工程,使当地流域生态环境发生质的飞跃。
-
记者观察:探索新兴力量 见证新质生产力
新华社记者近日兵分多路参加“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深入广东、上海等地采访,在一幕幕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场景中、一项项“深耕领域”持续突破的创新成果中,感受各地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蓬勃生机。
-
新庄村的笑脸
“村子的变化,几句话是说不完的。特别是这几年,村里整洁干净,路两边栽满了蔬菜瓜果,环境更好了,空气更好了。现在住在农村生活好着呢!”回忆着村里的变化,赵忠合如数家珍。每个季度,村里举行一次“怀德生日会”,请来剧团给老年人唱唱秦腔,让老人吃个蛋糕,赵忠合感到很温暖。
-
陕西汉阴:在古梯田感受乡村振兴的律动
盛夏时节,秦巴山区水汽氤氲,在山间形成浩瀚云海。漩涡镇地处秦巴山区腹地、凤凰山与汉江之间,因汉江河道转向,水流形成巨大漩涡而得名。漩涡镇有目前秦巴山区考古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梯田——凤堰古梯田。
-
绿了坡地 红了柿园——陕西富平治理水土流失见闻
夏至已过,陕西关中平原骄阳似火。车辆驶过公路两侧高低错落的麦田与柿园,海拔不断爬升的同时,绿意也从眼前伸展到远方的山坡。
-
以“水”为笔 绘出特色产业新画卷
在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过渡地带的陕西富平县庄里镇,片片柿园从公路旁伸展到远方的山坡,在黄土坡面上展现一派生机。得益于独特的自然条件,这里的柿子果大、味极甜,制作出来的柿饼口感软糯香甜,但因缺水少地、水土容易流失,柿子曾只在当地的房前屋后零散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