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鲁东大学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以“五聚五有”提升党建工作质效-新华网
2025 03/12 17:25:55
来源:新华网

鲁东大学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以“五聚五有”提升党建工作质效

字体:

  鲁东大学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党委牢固树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理念通过聚焦政治航向、风险靶向、价值导向、目标指向和发展重点五个方面的具体实践瞄准五个到位不断夯实党建工作基础以党建引领学院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快速发展不断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

  聚焦政治航向确保党组织领导和运行机制到位“有深度”

  严格落实议事决策规则。制定《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党委会会议议事规则》《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等完善党建制度体系规范学院日常运行机制扛牢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提升基层党组织议事决策水平确保学院运行规范清晰、执行责任到位。严明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自觉用党章党规党纪校正思想与行动将作风建设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落在平常切实把党的纪律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持续不断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严把政治理论学习质量。创新理论学习形式在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团日活动中做到理论学习、工作调研、体会交流“三融合”全面提升政治理论学习实效性。

  聚焦风险靶向确保政治把关作用到位“有高度”

  抓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党委书记当好“第一责任人”其他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在意识形态风险易发的教师引进、教材选用、学术活动等重点工作、重要时间节点确保风险研判防工作不遗漏、无死角。用好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完善自媒体矩阵积极打造党建“微文化”。开展清朗网络空间行动建立100余人的网格信息员队伍全面监测舆情风险点实时把握师生思想动态。领导班子联系教研室、实验室、科室走进班级、宿舍、社团“访民意解民忧”从根源上解决师生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

  聚焦价值导向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到位“有厚度”

  建立思政工作长效机制。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班主任工作细则》《第二课堂机制》等制度丰富党团活动引领广大学生拓宽视野、提高站位激发学生责任感使命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的远大目标。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成立“教师教学技能提升”党员先锋突击队开展“青蓝工程”结对活动、光荣在岗三十年教师经验交流等传承优良师德师风和教学技能引导广大教师厚植立德树人情怀锤炼精益教学水平。实践赋能师生思政工作体系。积极服务社区“双报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师生党员带领“爱满港城”志愿服务队开展四点半课堂和七彩假期、高考志愿填报、社区治理、图书馆共建等活动打造数学文化节、“数学剧本杀”等特色活动满足社区多元化需求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

  聚焦目标指向确保基层组织制度执行到位“有力度”

  抓组织功能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统计教工党支部通过第二批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验收工作;打造泰山学者团队党支部引航学院科研和服务地方工作长足发展;成立重点工作党员先锋突击队把党组织力量延伸到学校事业发展一线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重心由“组织覆盖”向“提升功能”转移。抓党员队伍管理彰显“头雁效应”。学院落实“双认领”党建项目聚焦业务工作的重点与难点紧盯学院教育教学中的短板和弱项紧密结合学院年度目标任务积极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项目制形成班子领头干支部联系干党员跟着干的积极氛围在压实责任中扛起使命担当。抓主题教育深化“我为师生办事”实效。推进主题教育常态化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深入一线开展专题调研围绕师生关心的问题以目标为导向寻找解决问题方法持续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增强广大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发展重点确保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融合到位“有效度”

  建设高素质教学队伍。坚持涵养师德培育与提升业务能力相结合注重青年党员学术骨干的选育。2024年新增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1项省一流课程1门省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3项省高校教师教学大赛奖3人。建设创新型科研队伍。

  坚持培育泰山品牌与提升科研能力相结合发挥教工支部书记“双带头人”辐射带动作用获泰山学者特聘专家1人。优化省大数据人才培训示范基地、省大数据发展创新实验室、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联合组建数据安全与赋能应用实验室、大数据研究中心提升服务地方水平。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以学科评估、专业认证和博士点申建为契机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深化交叉融合构建良好学科生态。组建“师范专业认证”“学位授权点专项核验”等重点工作党员先锋突击队通过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二级师范认证、应用统计硕士学位授权点专项核验等工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坚持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科竞赛实践相结合学院构建数学专业能力提升竞赛通道组建以教师党员为主的双创团队进行学生进行分类指导、精心培育学生双创成绩优秀(都婷婷 鲁守栋 孙长山)

【纠错】 【责任编辑:刘觅觅】

    Copyright © 2000 - 2025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