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21日电(吴诗萌)3月21日,由新华网主办的“人工智能应用生态合作伙伴共创会暨AI创新与社会治理思客会”在京启幕。新华网作为互联网新闻传播的国家队、主力军,积极拥抱AI新浪潮,抢抓战略新机遇,携手政产学研用各界精英,共同探讨AI技术前沿新趋势,构建开放、协同、共赢的AI生态体系。会上发布新华网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赋能底座2025首批生态共创产品,通过探索产业落地与生态共建新路径,开创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杭州神踪科技有限公司CEO王肃杰围绕“从实验室到场景落地:脑机+AI在智慧医疗领域的生态实践”进行主题演讲。他表示,高校是硬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之一,但实现成功的产业转化还需要突破“需求适配、生态协同、政策共振”三重维度。他以脑机接口的研发为例,系统阐释了产学研医深度融合的创新范式。
首先,科研方向需要与临床需求精准适配。王肃杰指出,尽管实验室的技术指标可能非常优异,但若无法契合真实医疗场景,这些技术也将难以得到广泛应用。“相关临床调研显示,我国有3亿睡眠障碍人群,而传统PSG睡眠监测设备需整夜住院检测,导致睡眠疾病筛查存在障碍瓶颈。”王肃杰以睡眠医学为例指出,在2020年之前,90%医用级睡眠监测市场被进口产品垄断,而这一发现促使他的团队将“轻量化脑机设备”确立为核心攻关方向。
其次,技术创新与临床资源的生态协同是实现产业转化的关键。“依托浙江大学多学科交叉优势,团队构建了一个‘医工融合创新链’。”王肃杰表示,在科研阶段,医生提供的精标注脑电数据为AI模型训练提供了坚实支撑;在样机验证阶段,临床专家深度参与研发流程,推动了产品的快速迭代。这种从基础研究到临床验证的闭环机制,使得神踪科技的首款医疗级可穿戴设备在三年内已在全国500家医院落地。
最后,技术革新与政策导向的共振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王肃杰提到,随着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布的《未来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将脑机接口列为十大创新标志性产品,神踪科技抓住了时代的发展机遇,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构建了“监测-诊断-干预”全链条技术体系,力求在脑机接口医疗领域实现国产替代突破。
展望未来,王肃杰提出了智慧医疗产业的三大发展方向:一是构建医疗级脑机数据库,筑牢精准医疗数字基座;二是开拓多模态融合应用,打造全域健康管理系统;三是建立脑机+AI“产学研医”数据标准,释放数据作为AI基础工程的宝贵价值。
“当脑机接口遇见人工智能,一场由技术创新驱动的医疗范式革命正在发生。神踪科技将继续坚持让更多‘黑科技’走出论文、穿越产线、融入生活,共同构建中国脑机智能医疗新生态。”王肃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