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科技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为听力健康领域带来了革新。科技创新如何在听力检测、辅助器具、治疗康复等各环节发挥关键作用?如何推动听力健康领域的突破与发展?近日,新华数智大健康系列访谈邀请知名听力专家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副主任梁巍,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副所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防聋办公室主任王硕,与全球创新听力技术先锋、索诺瓦中国区听力设备业务董事总经理郑翔仁做客访谈间,围绕“科技创新赋能,守护听力健康”主题,深入探讨科技在提升人类听觉福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为听力健康事业的进步与发展汇聚智慧、贡献力量,共同开创听力健康的美好未来。
听力损失危害大,亟需从忽视转向“主动健康”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环境噪声污染以及不良用耳习惯等因素影响,听力损失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根据2023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中国老龄化的规模庞大且增速较快。梁巍表示,我国听力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40岁以后人群听力损失的相关率明显加快。而在60岁人口中,将近60%的人已出现听力损伤的现象。总体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国全人群人口中老龄化听力损伤现患率逐渐增高,而且是隐性的,急需得到全社会和更多人的关注。
听力损失不仅会影响人们的沟通、学习和工作,还会增加患抑郁症、痴呆症等疾病的风险。
王硕指出,听力损失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诸多危害,最直接的就是听觉言语交流障碍,进而对身心健康和性格产生影响。如果老年人在大街上听不到后面有车过来,还容易出现安全危害等。听力损失还是未来老年认知功能退化的高危影响因素,很多老年人不太关注自己的听力健康问题,放任它、不管它。那么时间长了以后,整个大脑对于声音的分析等功能都会退化,即便有了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最后治疗的效果也不一定会太理想。
“中国的老年听损人群规模较大,对听力损失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通常人们发现听力问题后5-7年才会寻求专业帮助,仅有14%的人在过去五年内进行了听力测试,助听器佩戴率不足5%,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20%的平均水平。”郑翔仁说,许多老年人将听力下降视为自然衰老的一部分,认为无需干预,甚至因沟通困难而逐渐自我封闭,导致孤独感、抑郁情绪及认知能力下降风险显著增加,这种传统观念亟需转变。
听力健康不仅关乎个人身心健康,也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组成部分。而要实施听力健康管理,采取听力健康教育是最根本、最经济,也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多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残联以及社会各界机构借助爱耳日等健康纪念日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听力健康教育,对促进公众听力健康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发挥了重要作用。”梁巍说,当前立足全年龄段全生命周期听力健康,亟需推动“主动健康”观念和意识的建立和形成,倡导每一个人都应该成为自己听力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人工智能技术,带动听力行业不断突破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加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应用到听力语言预防和康复的领域,一方面使得助听产品实现了技术的突破革命,另一方面将会对听力健康管理和服务体系带来变革。
作为全球创新听力技术的先锋,索诺瓦在不断满足听损人士需求的道路上取得了很多创新性突破。今年2月底,索诺瓦旗下的峰力品牌在中国首次推出真正搭载业界超算力人工智能的助听器平台。搭载峰力专有的DeepSonic芯片和ERA芯片,通过DNN深度神经网络算法,针对超过2200万个真实声音场景样本、450万个神经信号的训练,让AI超算力太极助听器在嘈杂挑战的环境下,可以从各个方向剥离出言语声,让语音清晰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使噪声不再成为沟通的障碍。
人工智能不仅是实现技术突破的工具,更是重建社会连接的桥梁。郑翔仁指出,索诺瓦始终致力于通过创新为听损人士带来更好的聆听体验,并带动听力行业的不断突破。
强化专业规范服务,构建全周期听力健康管理体系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及听力损失患病率攀升,听力健康服务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王硕表示,我国听力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人工耳蜗技术引入时期,近年来在政策推动与技术革新背景下,逐步形成了涵盖人才培养、技术应用和行业规范的多层次发展模式,成为改善全民听力健康水平的重要支撑。
“专业服务非常关键。强化验配的专业服务,做好验配师的专业培训,也是我们一直以来发展的重点。去年,索诺瓦陆续推出了‘峰力旗舰听力中心’,借助国际先进的听力设备设施和验配环境,以听损人士为中心,提供从听力检测、助听设备及听力康复,售后保养等一站式的国际化专业听力服务,及各种各样的互动体验环节,让听损人士从被动接受信息到主动参与定制个性化听力解决方案的全过程。”郑翔仁说,以创新大数据人工智能赋能,守护全周期的听力健康,还需要提高听力健康措施的可及性,包括对听力健康技术创新的认知和应用,听力专业人才的培养,标准验配和服务流程的建立,以及不断坚持正确的听力健康科普宣传等。
“关爱全生命周期听力健康,让我们做到听力损失的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王硕说,未来,希望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构建覆盖“预防-发现-诊断-干预”全周期的听力健康管理体系,从不同层面帮助人们把听力健康真正管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