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21日电(赵海军)3月21日,由新华网主办的“人工智能应用生态合作伙伴共创会暨AI创新与社会治理思客会”在京启幕。新华网作为互联网新闻传播的国家队、主力军,积极拥抱AI新浪潮,抢抓战略新机遇,携手政产学研用各界精英,共同探讨AI技术前沿新趋势,构建开放、协同、共赢的AI生态体系。会上发布新华网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赋能底座2025首批生态共创产品,通过探索产业落地与生态共建新路径,开创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副主任、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魏亮在致辞中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大力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加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研发布局,推进重点场景应用。
为紧抓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窗口期,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领域高质量创新发展,魏亮给出四点建议:
夯实人工智能技术底座:持续加大对人工智能基础研究的投入,推动大模型算法、框架等基础性原创技术突破。提升智能芯片算力水平,打造智能感知、高速弹性、安全绿色、先进普惠的算力互联网。
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深化人工智能与制造业全流程融合应用、双向赋能,加快工业人工智能应用模式创新探索,推动人工智能与工业技术融合创新,布局智能叠加的智能制造终端产品、装备、系统,加强重点领域行业数据资源构建,推进我国人工智能进一步突破。
完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政府有序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构建创新联合体,与开源模型国产化适配,加大行业高质量数据集等要素供给力度,推动人工智能标准制定、伦理治理、人才培养,集聚各方力量构建技术领先、自主可靠、良性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
加大人工智能领域国际合作交流:积极在联合国、金砖国家、G20、中欧、东盟等国际组织凝聚人工智能发展共识,加强产业合作交流,增进监管治理互信,扩大我国国际朋友圈和生态影响力。加快推进国际先进的人工智能开源社区建设,构建先进的开源服务体系,促进开源国际交流合作。
魏亮介绍说,在国家四部委指导下,中国信通院牵头成立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承担工信部人工智能行业标准委员会秘书处工作,建设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发起人工智能智库网络等产业生态组织,全方位支撑国家顶层设计和产业发展。
魏亮表示,应对人工智能短期和长期性的风险挑战,有三条路径可循:一是坚持共生合作,促进产学研用开放协同,筑牢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底座;二是坚持协同合作,推进标准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创新进程;三是坚持赋能合作,推进人工智能与各领域深度融合,深耕场景创新,打造标杆应用。
紧抓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窗口期,需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融合、环境优化与国际合作等多维度策略,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共创智能未来。魏亮的见解与建议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相信在各方协同努力下,人工智能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