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春运微纪录|希望的“路”-新华网
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5 02/22 14:19:53
来源:新华社

春运微纪录|希望的“路”

字体:

0:00
/0:00

2月22日

2025年春运正式收官

40天里

人潮涌动

物畅其流

总有一些暖心时刻能够

穿越时光

让人难以忘怀

  1月14日,小朋友在铁路工作人员陪同下乘上从乌鲁木齐站发往和田的T9526次火车。新华社记者 陈朔 摄

坚守 保障团圆

  人们为什么关注春运,因为和家人团聚是中国人过年的头等大事。各地各部门春运保障人员用耐心与坚守,换来万千人家返乡路的顺畅。

  1月15日晚,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动车客车段廊坊动车运用所检修库内灯火通明,动车机械师们连夜进行检查、测试、维修工作,保障动车运行安全。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今年31岁的王浩百是廊坊动车运用所检修组工长。春运期间,他一直和同事们坚守在岗位上。王浩百说,日复一日,重复着做相同的工作,细心地去对待每一份任务,包括对车上部件的螺丝或者螺栓。“我们还是保持着高度的热情,保障列车的运行安全。”

  1月14日,在南航CZ8233广州—成都天府航班上,空乘人员开展C919国产大飞机投入春运主题活动。新华社记者 王瑞平 摄

  “春节是中国人对团圆的奔赴,愿C919国产大飞机承载着每一位家人的期盼,伴随诸位穿越云海,飞向美好未来。”南航C919乘务员黄亚洁在执飞春运航班时说。

  图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充电抢修车。受访者供图

  今年春运,更多人选择新能源汽车自驾出行。为缓解“充电焦虑”,全国已建设充电设施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占比达97%。河南鹿邑县张店镇居民王俊说,“开车回来的路上,我在高速服务区充了两次电,现在充电既方便又快捷。”

  1月23日,技术人员在京藏高速百葛服务区帮助市民使用“汽车充电宝”给汽车充电。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服务 温暖旅途

  图为贵州省遵义市新雪域西南农产品交易中心的“红城驿站·司机之家”。受访者供图

  干净整洁的休息室、热气腾腾的茶水……贵州省遵义市新雪域西南农产品交易中心的“红城驿站·司机之家”内一片暖意。货车司机杨永刚说,“我从陕西过来的,(开车)大概要十七八个小时。洗个澡、洗衣服、(打)开水、上厕所,啥都比较方便。”

  贵州遵义新雪域西南农产品交易中心市场运营管理经理刘洪艳告诉记者,建立“司机之家”的初衷,就是让广大司机朋友在这里调整好他们的状态,休息好,洗个热水澡、停个放心车,在运输过程中一路平安、一路顺风。

  2月18日,北京西站客运员杨晋宇(右)在回答旅客问询。新华社记者 任鹏飞 摄

  陆锦胜(右一)在贵阳北站站台等待列车进站(2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春运的暖意,体现在细微之处。铁路畅行码覆盖所有动车组列车;全国120个车站可实现便捷换乘;“静音车厢”服务拓展至92列动车组列车;丰富餐食供应品类,全国84个车站提供互联网订餐服务,扩充热链餐食供应车站范围,为旅客提供多样化的餐饮选择。

  早上7点06分,8818次列车准时从太原站2站台驶出。刚一上车,就有旅客感叹说,“这车不一样了!”这趟列车是太原铁路局所属的4对公益性“慢火车”之一,也是山西行驶路程最长的公益性“慢火车”。

  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春运,列车员赵利红终于不用再趁着繁忙的服务旅客之余,见缝插针地往锅炉里添煤了。列车换成了全新的25G型空调客车车体,车上的服务设施得到了全方位的升级。

  8818次“慢火车”列车员赵利红认为,这不仅体现了铁路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化,“更凸显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

  “快春运”中的“慢火车”,虽慢却暖。

  春运返程客流高峰,一趟趟驶离家乡的列车上,大包小包的行李箱延续着家乡的味道。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来自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董官屯镇的刘桂云(右一)与丈夫、女儿在重庆北站转车,准备返回四川内江工作;下图为她的返程行囊,装着父母为她准备的烧鸡、糕点、花生、米花糖等食品(2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出发 满载希望

  2月1日,来自成都邛崃市的务工人员乘坐务工大巴直通车来到成都东站,准备乘坐高铁。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2月10日,正月十三,载有500余名务工人员的G3721次定制返岗专列从永川东站缓缓驶出重庆地区,奔赴目的地广州南站。

  2月4日,旅客在南昌火车站下车出站。新华社发(鲍赣生摄)

  1月24日,一名小朋友(中)在北京站广场上和家人拍照留念。她跟着在深圳工作的父母乘火车来到北京,然后回唐山老家过年。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机场、车站、码头,是人们出行的起点。人们带着祝福,装着希望,奔向天南海北,交织成一幅流动中国的温暖图景,彰显的是流动中国的生机与活力。

 

统筹:吴炜玲

编导:刘在

配音:胡函博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纠错】 【责任编辑:王萌萌】

    Copyright © 2000 - 2025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