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新华走笔丨歌传千年越山海-新华网
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5 03/28 09:29:31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走笔丨歌传千年越山海

字体:

  每当歌起三月三,一张多年前定格于我脑海中的画面再次浮现眼前:暖阳静静照着简朴、干净的农家小院,冬日的山村温暖如春,一位年过古稀的壮族老人和儿子坐在一起,深情地将父亲传给他的歌谣,一句接一句传授给膝前的儿子。

  2010年11月11日,在广西马山县古零镇安善村下安屯,温桂元(右)和儿子温建业在自家院子传唱壮族三声部民歌。组图均由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陆波岸 摄

  这是2010年11月11日我拍的一张照片。这位老人叫温桂元,家住广西南宁市马山县古零镇安善村下安屯,他所传唱的是壮族三声部民歌。那古朴粗犷的旋律在我内心深处久久回荡,父子俩唱歌时那份执着认真的神情,深深烙在我记忆深处。

  壮族三声部民歌是马山县流传甚广的一种歌谣。长期以来,每逢新春佳节、三月三歌圩、红白喜事等,三声部民歌常常以其众人组合、乐调激扬、多声部和声的独特魅力,令人叫绝。据学者推断,这种歌谣最早出现在唐宋,盛行于明清。它所表现的是壮族人民对宇宙自然的崇拜和信仰,对劳动人民勤劳勇敢的歌颂,是千百年来人民生产生活和文化智慧的结晶。

  2018年8月8日,在广西河池市宜州区庆远镇东屏村,谢庆良(中)在自家院子教村里几名小朋友唱山歌。

  2008年,壮族三声部民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2009年,几乎用一辈子时光传承这种祖辈口口相传歌谣的温桂元,成为壮族三声部民歌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我先后三次登门拜访温桂元老人。壮族三声部民歌何时流传于安善村、温姓家族何时开始传唱这种歌谣,温桂元老人自己也说不清楚,他只知道他父亲温文德一直在唱这种歌谣,而且唱出了名气,成为安善村附近方圆十里的唱歌高手。

  “我小时候就听爸爸唱歌。那时,我们这里每逢红白喜事都要请唱歌高手去唱三声部民歌,有时要对唱几天几夜才肯停歇。只要有这种场面,我爸都会被邀请去唱歌。而且,他出口成章,就算对唱几天几夜,都很少败下阵来。”温桂元老人向我讲述他父亲“辉煌的歌唱史”。

  小时候,一旦有人请父亲去唱歌,温桂元都要跟在后面捧场看热闹,常年耳濡目染,最后自己也喜欢上了父亲的“看家本领”,越唱越有感情。

  小学毕业后,因家庭困难没能继续上学的温桂元只能回家放牧牛羊。这段岁月,是他无忧无虑随时随地纵情歌唱的时光,安善村的每个山头,几乎都曾留下他的歌声。在那段纵情欢歌的时光里,温桂元的歌越唱越起劲,越唱越精彩,最后竟将他父亲唱三声部民歌的衣钵给接了下来。

 2010年11月11日,在广西南宁马山县古零镇安善小学,温桂元和儿子温建业教小学生唱壮族三声部民歌。

  温桂元老人的儿子温建业,退休前是安善小学教师。2010年11月11日,我到访安善小学时,温建业父子正和学生围坐在校园里一棵大榕树下,一遍又一遍传唱三声部民歌。退休后,已是壮族三声部民歌代表性传承人的温建业,接过年迈父亲的接力棒,主持安善村壮族三声部民歌业余培训班,致力把三声部民歌传授给更多的人。

  “广西人人爱唱歌,从小唱到牙齿落。山歌好比柴和米,一天不唱难过活。”位于祖国南疆的广西,许许多多民歌爱好者像温建业父子一样,世代传承着民歌文化。如果歌谣没有文字,如果歌唱者不识字,他们就通过耳听心记口传,一门心思让歌谣文化根脉相承,薪火永续。

 2018年4月26日,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乡高安小学,覃奶号(中)教学生唱侗族大歌。

  “一把芝麻撒上天,八桂山歌万万千。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在广西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上,歌声和山川大地一样古老,故事流传千年的刘三姐,因美丽聪慧擅长编唱山歌而被广西人世代敬奉为“歌仙”。千百年来,一代代唱歌人将不同流派、不同腔调、不同语言的歌谣,从火塘唱到村口,从乡间唱到都市,从歌圩唱到舞台,从泥土芬芳的田间唱到流量如潮的网络,逐步成就广西“歌海”美名。

 2024年4月13日,在广西南宁市三街两巷,温建业(右三)在和同事一起演唱壮族三声部民歌欢庆“三月三”。

  2024年4月13日,我在南宁市三街两巷无意间遇到温建业老师,他正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文艺爱好者一起,载歌载舞欢庆“三月三”。“我爸过世3年了,走的时候89岁。”时年67岁的温建业告诉我,他将把壮族三声部民歌继续传唱下去,就像他祖父传给他父亲、他父亲再传给他一样。

  又将是一年“三月三”,穿越漫漫长路传唱至今的壮族三声部民歌,那粗犷悠远的旋律再一次在我心中回荡。我想,从广西歌谣的千年历史长度来讲,温建业老师一家几代或许只是弹指一瞬;从广西歌谣千年文化厚度来讲,壮族三声部民歌或许只是沧海一粟。但是,正因为有数以千万计像温建业老师这样的传承人,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因在他们的血脉里一代代汩汩流淌,才得以生生不息,跨越山海,铿锵前行。(陆波岸)

【纠错】 【责任编辑:王頔】

    Copyright © 2000 - 2025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