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福清:福泽山水 “核”谐共生-新华网
新华网 > 科普 > 正文
2024 11/11 14:57:43
来源:新华网

福清:福泽山水 “核”谐共生

字体:

福清市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拥有便利的交通及优越的经济区位条件。 “枕山面海”的地势和 “山海交融”的自然景观赋予城市盛景与生机。由于省内煤矿资源短缺,上世纪50年代起,福建大力开发水电,但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均且开发饱和,福建的电力供应仍“靠天吃饭,受天制约”。而核能作为清洁、低碳、高效、可靠的能源,具有能量密度高、长期运行成本低的优势,成为优化能源结构、保障生态环境的重要一步,为福建能源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福清龙江如一条蓝带 绕城而过 山水相依

近十年来,清洁能源装机已成为电力新增装机的主体。截至2022年底,福建省发电装机容量7531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容量4541万千瓦,占全省发电装机比重达60.3%。福建的核电装机容量和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分别位列全国第二和第三,为区域经济发展建构了稳固的能源保障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

福清核电全貌

福清市稳定的地质构造、良好的地形地貌条件和丰富的淡水资源,为核电站的安全运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008年,福清核电站开工建设。核电项目共规划6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实行一次规划,连续建设,总投资近千亿元。其中,1-4号机组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自主运营的首批百万千瓦机组。福清核电充分发挥业主组织管控能力,积极借鉴国内同类型核电建设经验,全面探索工程建设管理实践,以“合署办公”“联合调试队”实体运作组织以及“纵向机组分块、横向区域分组”等多种创新管理机制,实施多项重大技术改进项,促进核电机组建设管理跨越大提升,实现4年内4台机组相继投入商业运行,一年投运一台的“稳健登高”。

2015年,“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落户福建福清开工建设。2022年,“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全面建成。

2023年5月5日,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6号机组通过竣工验收。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的全面建成,为我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自主的三代核电型号标准体系,大幅提升了我国核电的全球竞争力,对优化我国能源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为“华龙一号”后续批量化建设项目提供良好借鉴。

2023年5月5日,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首堆示范工程福清核电5、6号机组正式通过竣工验收

近年来,福清核电在科技和管理创新方面不断突破,已累计取得700余项专利、120余项软件著作权,参与制定1项国际核电标准、成立华龙国际培训中心、技能培训中心等 20余个技术技能工作室,培养大批核心专业技术人才,为“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和“走出去”提供坚实的管理、技术和人才支撑。

截至目前,福清核电累计发电超3000亿度,发电量10年持续增长,发电规模创历史新高,经济社会和环保效应显著,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起到了积极作用。

福清核电1号至6号机组沿着兴化湾海岸线从西向东一字排开,6座圆柱形高大建筑物,就像6个坚硬的“碉堡”,安全稳定地输出绿色能源

核电为福建的清洁能源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也为福清市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目前,福清核电站建立了科普场馆,形成以“魅力之光”“核你在一起”“乡里乡亲探核电”为代表的多个核科普宣传品牌,累计科普受众上千万人次;创造了3万余个就业岗位,带动当地与核电相关联产业的协同发展,累计拉动当地GDP4000亿元,为地方财政和当地就业作出自身贡献;建立了“乡村资源+支部建设+员工需求”的帮扶模式,先后派驻3名驻村扶贫书记,2名乡村振兴书记,累计向5个村捐赠近900万元,支持地方村容村貌提升、周边环境整治、特色产业发展等,荣获福建省扶贫贡献等荣誉。

小朋友眼里核电与生态和谐共存的美丽画卷

山海掩映,风雨洗礼。“百年工程”福清核电离不开一代接一代中国核电人的接力奋斗。福清核电人在发展浪潮中怀着对清洁能源的追求,始终以严慎细实的态度,书写着新时代的奋斗篇章,走出中国核电的最美足迹。

【纠错】 【责任编辑:吴艳】

    Copyright © 2000 - 2025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