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
全国人大代表金瑞瑞:让古老彝绣手艺走向世界
2023年3月,来自云南楚雄的农民绣女金瑞瑞第一次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步入人民大会堂。2023年9月,她设计的彝绣服饰亮相意大利米兰时装周。两年来,金瑞瑞走遍彝乡村寨,在绣娘们的飞针走线间征集建议。从“指尖上的技艺”到“指尖上的经济”,她带领家乡的绣娘们用一针一线共同编织乡村振兴的新图景,将楚雄彝绣推向更广阔的舞台。
-
全国人大代表翟燕萍:燕归来,勇创新
2004年,翟燕萍从天津大学毕业,获得化学工程硕士学位。她选择出国深造,赴美攻读博士学位。在导师的指导下,翟燕萍攻克了新能源及环保领域一系列技术难题,成果发表在《科学》等国际顶级期刊上。
-
全国人大代表齐秀敏:让未成年人远离网络沉迷
新学期刚开始,全国人大代表、河北齐心律师事务所主任齐秀敏来到邢台市平安小学,为师生们普及法律知识,同时深入了解未成年人上网等情况。
-
全国人大代表吴少玉:镜头连城乡
连日来,全国人大代表吴少玉频繁走村入户,倾听、记录村民们的心声。忙中抽空,她在甘蔗田边支起手机,将镜头对准自己:“全国两会马上就要召开,大家对乡村发展有什么盼头,欢迎通过评论或私信和我分享!”
-
全国人大代表陈桂娥: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医药优势 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医药优势并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是全国人大代表、广西贺州市中医医院放射科副主任陈桂娥履职中关注的重点。陈桂娥积极参与医院民族医药特色科室建设,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将现代医学技术与少数民族医药相结合,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
全国人大代表李树林:把基层期盼带到北京
从大山里走出来的李树林,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情感。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全国人大代表李树林来到南充市营山县朝阳村,他与这里的乡亲们深入交谈,补充今年所提建议的内容。
-
全国人大代表孙元华:让更多重大装备拥有国产“芯”
全国人大代表、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设计师和电气首席专家孙元华长期在工程一线工作,她见证了行业从“模仿”到“领跑”的发展。通过深入调研装备行业的痛点、难点问题,与一线工作人员交流,孙元华提出了多项促进重大技术装备和工业自动化软硬件自主创新的建议,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落实。
-
全国人大代表黄水波:保护故居 留住历史
全国人大代表黄水波曾建议将谢冰莹故居纳入第九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建议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目前湖南各级政府对谢冰莹故居进行了多次修复,故居保护开发还纳入当地政府“十四五”规划文化旅游重点项目。
-
全国人大代表麻小娟:想让孩子更幸福的“故事老师”
来自湖南省常德市的麻小娟是一名全国人大代表,“90后”的她十年来一直投身于乡村教育。她被称为“故事老师”,用讲故事的方式与学生建立联系,给他们带来希望和鼓励。特色学校、乡村振兴、更幸福的孩子……她的梦想随着乡村教育的不断改善而变化。
-
全国人大代表杨昌芹:发展竹编产业 助推乡村振兴
近年来,杨昌芹创新性设计了竹编书画、竹编提包、竹编灯饰等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远销国内外。2024年,她创办的竹艺公司创造产值2400万元,直接或间接带动3000余人就业增收。
-
全国人大代表王彩云:中国乳业要更创新更高效更可持续
作为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高级专家,王彩云长期聚焦乳品精深加工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国际技术壁垒、实现国产化生产应用。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王彩云一直关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带领团队专注于攻克乳业发展中各类“卡脖子”的技术问题,为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增添创新动能。
-
全国人大代表吴德:让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农业发展
如何把农业做得更好,强农兴农是全国人大代表吴德多年来的履职重点,他所在的四川农业大学,一直致力于培养更多知农爱农人才。
-
全国政协委员张兴赢:应对气候变化不是选择题
走访企业收集数据,办公室伏案完善提案……连日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的身影穿梭于厂房的轰鸣与办公室的寂静之间。“应对气候变化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张兴赢常常这样说。
-
全国人大代表郑培坤:扎根乡土反哺家乡,为乡村振兴再出发
日前,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岑巩县大有镇塔山村党支部书记郑培坤,深入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家中,倾听村民心声,准备将百姓关切转化为切实建议带上两会。
-
全国政协委员卢跃富:为产业工人谋更多福利
卢跃富是重庆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的一名喷粉班组长,也是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卢跃富用14年校准同一个动作,40-100微米的喷剂偏差,0.01克的粉末损耗,卢跃富始终在喷粉的道路上“打怪升级”。从最初的主动申请转岗,从事被周围人视为难题的喷粉工作,到努力钻研攻克技术难关,入行至今他已参与40余项创新。
-
全国人大代表李利:加大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全国人大代表、布依族服饰传承人李利是个地道的贵州布依族姑娘。从小就从母亲那里学习画蜡、染布、制作服饰等手艺。经过多年在外打拼后,2015年,李利怀揣对家乡的深情与布依文化的热爱,毅然回到晴隆县鸡场镇紫塘村创业,她决心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发扬光大。
-
代表委员在身边丨是花名册,也是“工作宝典”
翻开记事本,韩凤香在“王春方的难题”处打上了勾,这是她2025年为社员们解决的第四件事了。这本陪伴韩凤香多年的记事本,不仅记录着她参加各类会议的重点内容,还标记下社员们的名字和他们遇到的“难处”。韩凤香说,“这个本是我与乡亲们联系的桥梁,也代表着每一个家庭,每一份责任。只有了解他们的问题,才能用更好的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
-
全国政协委员刘小康:持之以恒为高校人才培养建言献策
临近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重庆理工大学校长刘小康仍在不断完善今年的意见建议。“尽职尽责、精益求精”是他一直秉持的履职原则。
-
全国人大代表盛秀玲:化解基层矛盾的一把好手
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开原市靠山镇盛家屯村党支部书记盛秀玲正忙着充实今年所提建议的内容。离开村子进京开会前,她还有几件事放不下心来。长期工作、生活在农村,盛秀玲深知农村的矛盾纠纷千头万绪、复杂敏感,如果小矛盾处理不及时、不恰当,很可能会引发不良后果。
-
全国人大代表卢丹:年轻人就要敢想敢做敢创新
“90后”全国人大代表卢丹,自2018年担任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县六马镇致富村党支部书记后,带领村民认真学习种植技术,不断提升蜂糖李品质,渐渐赢得市场口碑。“小李子”变成村民致富的“甜蜜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