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电子报纸 草地周刊 调查观察 成风化人 新华观点 要 闻 新华关注 新华深读 新华体育 新华财经 新华国际 新华融媒 精彩专题 医卫健康 看天下
首页 >正文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11版

多措并举绘就全民健身蓬勃画卷

在宁波,“健身去哪儿”不再是难题

2022-06-28 14:26:16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11版

  新华社宁波电(记者夏亮)新增体育公园12个,百姓健身房80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30个,足球场10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2平方米——全民健身场地先行,这是宁波去年交出的答卷。

  以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近年来宁波在着力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质量上持续发力,一幅全民健身的蓬勃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加强“顶层设计”,构建15分钟健身圈

  “条例规定,以后新建住宅区都要配建体育健身用房,我觉得社区型体育活动,不仅可以让个人健身、健心、健脑,还可以促进邻里交流,增进邻里感情。”市民赵琳高兴地说。她引用的条例,是2021年2月下旬宁波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宁波市全民健身条例》。

  为了精细化指导建设百姓身边的健身房,宁波还开展了未来社区健身场景标准研究,出台了《宁波市住宅小区(未来社区)配套体育设施设计标准图集》。宁波市体育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已有342个新建住宅小区按文件要求配置了室内体育设施,新增体育设施面积约23.6万平方米。

  在加强“顶层设计”方面,宁波的实践不止于此。去年,《宁波体育现代化社区(村)标准化试点项目》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批立项,被列入国家第六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8个社区(村)作为试点单位启动标准化建设……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用政策法规来保障全民健身场地落实在宁波是有迹可循的。2018年,宁波便开始重点构建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建设,其中新建小区、公园绿地、街道社区按规定配建体育场地面积3项指标做到“全国率先”。

多元立体网络,破解“健身去哪儿”

  日前,位于宁波绕城高速桥下的首南体育公园正式完工亮相。这个昔日堆放杂物的闲置地块,经过数月改造,已蝶变成为面积约9000平方米的体育公园,不仅实现了“两路两侧”环境品质升级,更是把健身场所搬到了市民的“家门口”。

  “以前这里什么都没有,杂物乱堆放,我们也都尽量绕开走,”居住在附近鲍家耷社区的居民陈秋均说,“现在这里的环境漂亮多了、洋气多了,有时候还能约朋友、邻居过来运动一下,走过来也就十来分钟的时间,很方便。”

  通过政企携手,城市闲置土地在宁波被改造成了一个个体育场馆,有效缓解了城市体育场馆建设存在的盲区问题,首南体育公园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宁波利用桥下空间建设体育设施28处,利用闲置土地建设体育设施121处,总面积达67万平方米。着力破解“健身去哪儿”的难题,宁波已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全民健身发展之路。

  截至2021年,宁波共建成体育公园81个,总占地面积约240多万平方米。

  “通过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地方法规体系,大力建设宁波奥体中心和乡镇全民健身中心等公共场馆,再辅以‘体育+公园绿地’‘体育+金边银角’‘体育+山水资源’等举措,一个多元立体的健身设施网络已经在宁波初具雏形。”宁波市体育局局长张霓说。

广泛开展活动,激发全民健身热情

  如果说政策与设施夯实了全民健身基础,那么赛事和活动则引领了全民健身氛围。宁波市体育局数据统计显示,近年来宁波每年举行各类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2000余场,直接参与人次近百万。

  从20世纪80年代延续至今的元旦迎新长跑、连续举办数十届的宁波市足协杯足球赛,到宁波市全民运动会、社区运动会、美丽乡村健身行,丰富多彩的赛事活动,让全民健身在宁波蔚然成风。

  宁波市体育局副局长曹敏杰介绍,在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的同时,宁波还创新开展“一人一技”体育技能公益培训,办好全民健身大讲堂等惠民公益课,让全民健身更科学。

  如今,这些活动都已成为宁波强化体育公共服务的基本措施和基础力量,在群众体育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数据显示,宁波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了42.2%,城乡居民体质合格以上人数比例达到了94.1%。

  “宁波接下来将进一步优化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服务全民健康,打造美好生活,当好共富先行的体育‘模范生’。”张霓说。

责任编辑: 张美霞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