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电子报纸 草地周刊 调查观察 成风化人 新华观点 要 闻 新华关注 新华深读 新华体育 新华财经 新华国际 新华融媒 精彩专题 医卫健康 看天下
首页 >正文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专家学者齐聚四川安岳县探讨石窟寺保护

2022-08-21 14:06:33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8月19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的“石窟寺保护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省安岳县召开。在为期3天的研讨会中,来自国内石窟寺研究保护利用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专业机构代表、石窟寺相关研究管理代表汇聚一堂,就石窟寺保护总结经验、探索未来。

  石窟寺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色,见证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

图说:石窟寺保护学术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期间,30余名来自国内石窟寺保护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以石窟寺保护为主题,围绕石窟寺岩体失稳机理、岩体稳定性监测、本体风化机理、保护材料与技术、壁画和彩塑保护、保护效果监测与评估和艺术考古等议题,进行交流探讨,总结石窟寺保护成功做法,分析共性关键性技术难题,研究科学有效解决方案,探索未来发展趋势方向。期间,还将举办石窟寺保护学术研讨会青年论坛—石窟中国南北对话。本次学术研讨会将持续至8月21日。

  研讨会开幕式上,还举行了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石窟寺科技保护与传承专项基金启动与发布仪式。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刘玉珠介绍,石窟寺专项基金将坚持示范引领,在四川安岳、山东青州等地重点打造一批示范项目,支持人才培养,推动文物科技创新,以数字科技助力石窟寺遗产保护和永续留存等。

图说:这是位于四川省安岳县毗卢洞的北宋时期水月观音造像。新华社记者 张海磊摄

  据了解,四川是文物大省,作为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石窟寺分布广泛、内容丰富、体系完整。最新调查显示,四川共有石窟(含摩崖造像)2134处,按时代与造像特征可以分为川北、川中、川西与川东四大区域。其中,安岳县位于川东区域,被誉为“中国石刻之乡”,石窟造像多开凿于中晚唐至两宋时期,现存摩崖石刻点191处,石刻佛经15窟40余万字,有全国重点石窟寺及石刻文物保护单位3处8点,省级石窟寺及石刻文物保护19处,市县级石窟寺及石刻文物保护13处。

责任编辑: 薛园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