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电子报纸 草地周刊 调查观察 成风化人 新华观点 要 闻 新华关注 新华深读 新华体育 新华财经 新华国际 新华融媒 精彩专题 医卫健康 看天下
首页 >正文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4版

开年“看见”

2024-01-22 16:41:17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4版

 

  安徽合肥大众安徽模块化电驱动平台工厂车身车间一角(2023年5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杜潇逸摄

  这是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展出的复兴号CR400AF智能动车组模型(2023年9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张端摄

  市民在第十一届中国(芜湖)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上体验虚拟现实技术(2023年10月21日摄)。

分秒见中国“车速”

  1月19日,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铁路物流中心水家湖货运站,14辆铁路JSQ6型双层汽车运输专用列车停在货物线上,一辆接着一辆从比亚迪合肥基地下线的新能源汽车,正依次缓缓驶入车厢,准备发往云南、贵州、四川等地。截至2024年1月中旬,该货运站已发运比亚迪新能源汽车77776辆。

  2023年,比亚迪夺得新能源汽车全球销冠,全年销量达302.44万辆,并创下中国汽车企业最高年销量纪录,平均每10.43秒,就卖出一辆新能源汽车。

  比亚迪是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路上的生动注脚,而中国汽车产业也在2023年创造了历史。

  2023年的中国,平均约1.05秒有一辆新车下线、一辆新车售出,平均约3.32秒一辆新能源汽车完成产销。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创历史新高;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958.7万辆和949.5万辆,连续9年全球第一。

  “分秒”见“车速”。

  2023年7月,中国第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广州市广汽埃安生产线下线。回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走过的历程,从生产第一辆新能源汽车到第1000万辆,用了27年;从第1000万辆到突破2000万辆,仅用了17个月。

  新年伊始,安徽省芜湖市奇瑞生产基地焊装车间内一派繁忙,只见黄色机械臂抓住门框,稍作停顿后,便精准焊接至车身,地面上AGV小车自由穿梭运送物料。不远处的鞍山路上,满载着奇瑞汽车的大货车接连驶向港口,将陆续出口至全球多地。

  奇瑞控股集团负责人介绍,2023年,奇瑞集团出口汽车超93.7万辆,同比增长101.1%,连续21年保持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平均每33.65秒,一辆奇瑞汽车扬帆出海。

  出口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增长的新引擎。据统计,2023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491万辆,同比增长57.9%。在全国,平均约6.42秒,就有一辆汽车出海奔赴远方。

  “近年来,中国车企陆续推出满足全球消费者的产品,国外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接受中国品牌汽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说,得益于中国汽车产业体系能力的整体升维,中国车企未来将陆续在海外建厂,并协同带动供应链企业持续“走出去”。

  分秒间不仅见“车速”,还可见技术、见服务、见后市场。

  1月5日,江淮汽车集团正式量产交付我国首款钠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中国车企积极布局纯电、插电和氢燃料等多元技术路线,推动着行业加速变革。

  过去的一年,约9.31秒就有一台充电基础设施在中国建成。

  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2023年全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38.6万台,同比上升30.6%。截至2023年12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859.6万台,同比增加65%。

  推动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发展;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致力于打造新能源汽车出行最友好省份……2023年,是安徽省将汽车产业确定为“首位产业”的第一年,预计全省汽车年产量超240万辆,跃居全国第二位;全省新增各类充电桩19.5万台,平均约2.7分钟就新增一台。

  从无到有,从落后到领先,变迁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见证了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铿锵步调。“随着中国经济稳健恢复,汽车市场需求保持稳定增长,中国车市将进入年销3000万辆新阶段。”许海东表示,2024年,新能源汽车和汽车出口依然是中国汽车产业的主要驱动力。

毫厘见中国高铁

  2024年首日,整列装用国产高铁车轮的G364次复兴号长编组动车组从武汉站驶向天津西站。这是国产高铁车轮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宝武马钢研制的高铁车轮进入中国高铁整列装用载客运用阶段。

  轮辋内部缺陷直径不能超过1毫米,车轮精镗孔精度偏差不能超过半根头发丝;钢中氧、氢含量要分别控制在百万分之十五和百万分之一点五以下;要能经受零下60摄氏度的低温冲击韧性检验……

  作为高铁日行千里的“跑鞋”,一件高铁车轮重300多公斤、直径近1米,其研发生产却需要攻克诸多“毫厘”难关,这也让它的核心生产技术此前一度被海外部分国家垄断。

  “一节高铁车辆重60多吨,每一对车轮承重达17吨,同时长期承受往复循环应力。要保证车轮在复杂条件下高速安全运行,车轮的纯净度、韧性、硬度、精度等各项指标都有非常严苛的技术要求。”宝武集团马钢轨交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师鲁松说,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作为我国最早生产火车车轮轮毂的企业,2008年,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的马钢公司正式启动了高铁车轮国产化项目。

  投入上百名研发人员、进行几十轮工业试验、实施多轮技术改造、获得100多项专利……在攻克一个个“毫厘”难关之间,马钢联合国内研究院成功研制出了我国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高铁车轮。

  如今,随着马钢高铁车轮进入整列装用载客运用阶段,它还将接受60万公里运用测评,这也是进入批量商业化运用阶段之前的“终极考验”。

  除了高铁车轮,这样严苛的高精度在高铁上比比皆是,考验着大国制造和科技创新力。

  在巢湖东高铁站附近的轨道上,检修人员正操作着轨道检查仪前行,随着仪器推过,轨距、水平、高低等各种检测数据在电子显示屏上一览无余。

  “轨距的偏差要保持在1毫米以内,钢轨平整度要求1米内不能超过0.2毫米的偏差。通过保证这些‘高精度’,实现高铁飞驰而硬币不倒,保障旅客乘车的舒适度。”合肥高铁基础设施段巢湖东综合检查工区副工长盛萌说。

  在合肥电务段合肥信号检修车间电气检修工区,继电器检修员正在检修被称为高铁“神经元”的铁路信号继电器,其接点间距误差需要控制在0.05至0.1毫米之间,调整触片力度在200毫牛左右,而扯断一根头发丝的力度大约是1800毫牛。

  合肥南站行车室,车站值班员通过实时变化的站场图进路状态,掌握高铁运行位置。作为反映高铁列车位置的关键数据,轨面电压的采集模块精度为1毫伏。

  毫厘精度之间,中国高铁纵横万里。

  截至2023年底,中国高铁营业里程达到4.5万公里,“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主通道已建成约80%。

  全套采用中国高精度标准建设的雅万高铁去年10月正式开通运营。参与雅万高铁建设的中铁四局雅万高铁经理部副经理钮彦鑫说,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出海”,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

瞬息见中国算力

  1月6日,我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在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上线运行,该量子计算机搭载72位自主超导量子芯片“悟空芯”,是目前先进的可编程、可交付超导量子计算机。

  三个月前,同样在合肥,“九章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在安徽问世,求解高斯玻色取样数学问题比目前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一亿亿倍,确立了一个算力里程碑。

  过去一年,“巢湖明月”3300P国产化智算集群在合肥建成运营,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正式上线开放。

  瞬息之间见中国算力。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及AI大模型特别是多模态能力的带动,全球算力需求倍增,能够提供比传统计算机更强算力支持的量子计算,是前沿科研和战略布局的重点。

  一个以算力为核心的“量子高地”正在安徽加快形成:从“0”到“1”的原始创新不断突破,集聚量子科技产业链企业60余家、数量居全国首位,全国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建成运行,全国首个量子信息未来产业科技园挂牌运营,量子专利授权量全国领先……

  算力、算法、数据,被视为人工智能产业和技术的“底座”,特别是作为未来产业“基础设施”的算力,其规模、速度与智能化程度,深刻影响人工智能的迭代创新,重塑着各行各业的运行模式。

  就在此刻,海量数据正在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上“跳动”。

  自2023年5月6日正式发布到年底,讯飞开放平台新增169.1万个开发者团队,相当于每分钟新增4.9个,每12.2秒就有一个新开发者团队“入场”,支撑其运行的“基石”就是算力。

  “星火大模型的用户涵盖了各个行业和领域,对个人用户的统计显示,到去年底已有2.7万开发者开发出4.9万个应用,想法、创意通过大模型变成了产品、服务,进而创新、创业。”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说,搭载3.0版本星火大模型的智能编程助手,在编程的设计阶段提效50%、开发阶段提效37%、测试阶段提效44%,大幅提升软件从业人员效率。

  形成包括量子算力在内的“未来算力”,离不开超算、智算协同加速。

  2024年合肥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合肥实施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加快完善新型网络基础设施,打造超量融合计算中心,建设“巢湖明月”新一代算力集群,统筹布局通用大模型和垂直大模型,支持开展星火大模型核心技术攻关……新的一年,合肥“雄心勃勃”,更多推进算力、AI与产业链融合的计划正在铺开,更多现实生产力正在转化。

  1P,量化描述智能算力的单位,约等于每秒1000万亿次的计算速度。目前,安徽不仅在合肥建成运营“巢湖明月”3300P国产化智算集群,还在芜湖规划建设了3000P智能算力的长三角(芜湖)智算中心,为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瞬息万变”的场景提供算力服务。《安徽省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方案(2023-2025年)》提出,争取2025年全省新建成智能算力超12000P。

  “未来的目标是,量子计算能够形成稳定的、实用性算力,与‘超算’‘智算’一起协同发力,形成更强大的‘中国算力’,共同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澎湃动力。”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本源悟空”硬件科研团队负责人孔伟成说。

研发“升温”看新科创

  日播发量超24亿次的高精度定位服务、覆盖全国高速及快速路44万公里以上的高精度地图、车规级芯片累计出货量超过3亿颗……记者在合肥四维图新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厅内看到,各类汽车智能化产品及服务已融入全球汽车市场。

  “公司旗下杰发科技自主研发的全新一代智能座舱芯片AC8025已正式点亮,顺利拿下国际品牌量产订单。”合肥四维图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一说。2023年上半年,四维图新研发投入达8.23亿元,同比增长16.57%。

  不久前,四维图新入选“2023年安徽省研发强度百强企业”,与之同时发布的还有“2023年安徽省研发投入百强企业”。这两份榜单的上榜企业,涵盖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量子科技、集成电路、低空经济、生物医药等安徽各新兴产业领域。

  企业,既是市场主体,也是当仁不让的科技创新主体。

  2023年,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的安徽,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9600余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200余家,相当于平均每天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26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1家;企业研发投入、企业研发人员、企业研发机构、企业有效发明专利占全社会比重均超80%。

  创新提速、研发“升温”,离不开良好科创生态的支撑。

  883.2亿元、1006.1亿元、1152.5亿元……2020年至2022年,全社会研发投入的增长直观记录了安徽创新的持续加码。2023年陆续发布的最新排名显示,安徽研发投入强度已提升至全国第7位,区域创新能力继续保持全国第7位。

  “真金白银”的持续投入,换来了实实在在的市场活力。

  如今,安徽拥有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1.9万家,居全国第8位;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超2.7万家,居全国第7位;科创板上市企业24家,居全国第6位;2023年1月至11月,全省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4161.25亿元,同比增长162.9%;全省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2432.84亿元,同比增长110.5%。

  合肥,与上海张江同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长三角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的“主战场”。

  两个月前,《自然》增刊发布的《2023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显示,合肥跻身全球领先科研城市及都市圈第13位,排名较上年前进3位。

  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总投资62.94亿元,合肥先进光源总投资36.69亿元,空地一体量子精密测量实验设施总投资23.25亿元……“只要值得,一定舍得。”这是合肥对科技创新投入的态度。

  2023年,合肥每一个24小时都在发生以下科技“新鲜事”:诞生5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新入库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超8项,转化设立超过1家科技企业……

  创新节奏的加快带动人才加速汇聚,进一步推动研发活动持续“升温”。

  2023年,安徽省获批国家杰青23名、国家优青26名,新备案安徽省院士工作站22家,累计柔性引进院士及团队450余人次。合肥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突破35万人,新增进站博士后949人,集聚高层次人才1.9万人……

  不久前,安徽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科大硅谷”签约第二批全球合伙人。作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开放创新的平台,“科大硅谷”已招募36个创新单元合伙人,涵盖了国内外头部创投,并在美国、法国、日本等地设立了9家海内外创新中心,到2025年,“科大硅谷”将争取汇聚各类优秀人才超10万名。

“货架”升级看新制造

  泰国罗勇府的暹罗东方工业园内,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国轩高科泰国工厂首款电池产品已在有条不紊地生产。这一带电量为38度电、续航可达400公里的磷酸铁锂电池包,可满足泰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对A级紧凑型车的主流电池需求,预计今年一季度批量供货。

  更多的全球伙伴、更多的海外基地。作为国内最早从事锂电池自主研发、生产、销售的企业之一,总部位于安徽合肥的国轩高科已经布局形成全球八大研发中心、二十大电池生产制造基地、八大材料基地。

  “随着海外需求的激增,这几年我们的国际业务板块持续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公司还专门成立前瞻技术研究院,对下一代新技术进行紧密研发和跟踪,持续迭代创新技术。”国轩高科国际业务板块执行总裁程骞说,公司正在加速建设海外基地,目前已完成德国、美国、阿根廷、印尼和越南五大海外基地的规划布局。

  全球“货架”升级上新,是中国制造业跃升向上的缩影之一。

  海关总署1月12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蓄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出口合计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增长29.9%。

  从服装、家具、家电等“老三样”,到如今“新三样”强劲增长,巨变的背后不仅得益于国际市场需求加大,更来自日益完备的产业链和创新能力。

  五六年前,国内每3台冰箱、每4台洗衣机、每5台空调就有一台“安徽造”。

  两三年前,安徽制造向电子信息、新型显示等领域迈进,全球1/10的笔记本电脑、1/5的液晶显示屏“安徽造”。

  如今,全国约1/11的新能源汽车、1/11的动力电池、1/8的太阳能电池、1/3的光伏逆变器、1/2的光伏玻璃“安徽造”。

  不断上新的“安徽造”,代表着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升级。合肥海关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安徽电工器材、船舶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近七成出口总值来自机电产品;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390.6亿元,增长11.6%;其中汽车出口714.6亿元,增长118.3%。

  “新货架”闪亮上新,“老货架”也在创意与科技加持下持续更新,国货“潮品”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

  融入非遗设计元素的小家电、服装、文创等“爆款”产品,“摘下一朵玫瑰、保鲜33天”的“黑科技”冰箱,可以测血压、计步数、看消息的新款可穿戴设备“智能戒指”,智慧门锁、自动灯光控制、一键呼救一应俱全的智慧住宅……在安徽,从制造到“智造”的升级,在生活中越来越看得见、摸得着。

  安徽省经信厅一级巡视员柯文斌说,截至目前,安徽家电产业已拥有智能家电(居)产品230余款、家电新产品近900个;2023年前三季度,全省家电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389.1亿元、同比增长5.1%。

  向新向未来。安徽明确将接力培育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新材料4个营收破万亿元级产业,以及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等5个5000亿元级产业集群,助力“中国制造”爆发新的增长点。

外资变“局”看新“磁力”

  不久前正式开工的大众安徽MEB工厂一派忙碌,一台台AGV小车来回穿梭,搬运零部件,超千台不同种类的机器人各司其职,生产装配将在欧洲市场销售的新能源汽车。

  在这家位于合肥的新能源汽车工厂附近,总面积达85万平方米的两个供应商园区已经建成,18家合作伙伴已经入驻。大众汽车集团在德国总部以外最大的研发中心也已在这里落户,汇集超千名研发人员,深度挖掘中国本土的创新力量。

  建立研发中心、构建本土供应链、和中国企业“携手”创新……越来越多外资企业正和大众一样,加大利用中国的先进技术和新产业,加强和中国企业及机构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中高端领域的合作,为全球消费者提供创新方案。

  1月17日,美国企业康宁在合肥举办了“康宁创新日”活动,和显示技术、汽车应用、新能源等行业超百家企业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科研机构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拓展技术应用平台与跨域整合的合作新模式,致力于发掘本土创新和助力技术成果转化。

  “合肥正在打造‘芯屏汽合’‘急终生智’产业新地标,这与康宁五大市场的创新产品组合完美契合。我们将进一步在现有产业基础上进行可持续化和数字化升级,同时积极发掘本土创新。”康宁大中国区总裁兼总经理刘之菲说,希望借助此次活动加强和本土企业及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碰撞更多新的想法。

  自2015年以来,这家美国跨国企业已经先后在合肥、蚌埠部署了显示科技、环境科技、汽车内饰玻璃和医药包装等领域超过10个项目,总投资逾30亿美元。

  安徽,一度被认为是外贸资源并不丰富的内陆省份,目前正凭借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和强劲的科创能力,吸引越来越多外资企业落子增资。

  安徽省商务厅数据显示,2023年,安徽新设外资企业526家,同比增长21.2%,累计已有4730家外资企业在安徽扎根,其中90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在安徽设立190家企业。

  在转变发展模式的同时,越来越多外资企业也在拓展投资领域,更多向高端制造和高技术产业领域转变。

  自1998年进入安徽市场,日企三菱电机在安徽的业务范围逐渐从电梯、空调等传统制造业扩展至半导体、工业自动化等新领域。

  “我们将在安徽进一步推进并扩大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新事业的发展。”三菱电机(中国)有限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玉井武志说。

  数据显示,2023年前11个月,安徽实际使用外资138.5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全省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占比分别达到46.7%、40.3%。

  “十年间,安徽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持续提升。利用外资领域由传统制造业覆盖到高端制造业、科技服务、高新技术、现代农业、交通物流等现代产业领域。”安徽省商务厅外商投资管理处处长张锐说。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刘菁 马姝瑞 吴慧珺 汪海月)

 

责任编辑: 史梦佳
关键词: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6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