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作碑,枕浪而眠:“生态葬”渐成新风尚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吴剑锋 李昊泽
“人该如何与这个世界告别?”
又是一年清明时。闽江入海口海鸥盘旋,人们站在甲板上,望着骨灰缓缓沉入大海,翻涌的浪花似乎为这个古老命题寻找到了新的答案。
2016年,民政部等9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多省份出台了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具体实施办法。在福建,或长眠大海,或魂归草木,随着各地殡葬改革推进,回归大自然的生态安葬正悄悄成为新风尚。
“繁花作碑,枕浪而眠”
3月20日清晨,福州台江码头停泊的两艘客船解开缆绳,缓缓驶入闽江江心。与寻常不同,客船并未驶向上游繁华都市,而是背离喧嚣开向大海。
闽江入海口,是此行的目的地,也是船上96个家庭最后一次送行亲人的终点。
这是福州市今年举行的第二场海葬仪式。64岁的刘雨泽在爱人和儿子的陪伴下走到船舷,随着舷边水光逐渐透出深邃的碧色,发动机停止了轰鸣,在声声道别中,他亲手将父亲的骨灰和花瓣一起撒进大海。
“这是随了父亲的愿,老人生前曾交代:丧事从简,骨灰撒海,不给子孙添麻烦。”刘雨泽倚着栏杆默默目送亲人离去,头顶海鸥盘旋不止,仿佛诉说对逝者最后的告别。
“生前尽孝才是最重要的,身后事做得再轰轰烈烈,老人家也感受不到了。”送走父亲后,他感触颇深,特地告诉儿子,待到自己百年以后,“也要像爷爷这样办。”
随船同行的福州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和区划地名处处长裘旦红告诉记者,今年福州市一共有209位逝者选择海葬,他们选择海葬的理由各不相同:有的心忧子女,嘱托丧事一切从简;有的自小离乡,在生命终点选择落叶归根;有的则是一些南下干部,对这片大海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希望死后能够闻涛而眠。
在裘旦红看来,这个星球,海水能抵达70%以上的地方,在万顷碧波中徜徉未尝不是一种自由。
当海上轮船成为送别逝者的“十里长亭”时,在山区,一些逝者选择以草木立碑,与繁花为伴。
走进漳州市长泰区岩溪镇甘棠村,生命公园里绿草如茵,蜿蜒小路旁的花草丛中,一块块不到0.4平方米的“生命里程碑”,是22位逝者留在世间的印记。
“生命公园离村里居住区不到一公里,想念亲人时过来走走很方便。”甘棠村党支部书记陈阿炼说。
如今在漳州,这样的生命公园越来越多。陈阿炼告诉记者,与传统的墓碑石林不同,生命公园采用斜碑式生命里程碑,里程碑占地面积不超过0.4平方米,与墓穴大小一致。其周边栽种了四季花草、绿化乔木,既节约了用地,又让逝者长眠花海,还能作为休闲公园使用,得到多数村民支持。
而在厦门,作为全国首批推行殡葬改革的城市,当地采用“无碑深埋”的方式,海葬、树葬、草坪葬、花坛葬等生态葬已蔚然成风。记者从福建省民政厅了解到,目前,福建全省火化率稳定在99.8%以上,节地生态安葬率提高至93.2%,均居全国前列,生态殡葬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生态葬”渐成风尚背后
1997年,福州市首次举办集体公益海葬,仅有5位逝者骨灰撒入大海。
尽管因为种种原因这项公益活动多次停办,但选择海葬的逝者仍逐年增多,今年达到了历史新高。
去年,福州市出台骨灰海葬奖补办法,大力推行这一节地生态安葬形式。奖补办法明确提出,参加福州市民政局组织的集中公益海葬活动,死者生前是福州籍的,每例骨灰海葬奖补3000元并颁发海葬证书,骨灰海葬活动时可免费随行2名亲属。对于非福州户籍的亡故居民,同样提供免费服务。
“奖补办法更多的是引导作用,实际上,大多数家庭选择海葬并不是为了这笔钱。”裘旦红说,一些党员干部、企业家也在带头示范,他们影响了许多人的观念转变。今年,福州市殡葬事务中心收到的海葬申请比去年多了一倍。
当节地生态理念与“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发生碰撞,该如何解开群众的“心结”?近年来,福建各地从政策奖补、宣传教化、服务提升等方面出台措施。
走进福州三山人文纪念园,一个鲜花盛开的花坛格外引人注目。“别看这个花坛占地面积只有100来平方米,里面深埋了1985位逝者的骨灰。”福州市殡葬协会会长、福州三山人文纪念园总经理林军介绍。
作为福州最早响应节地生态安葬推广号召的经营性陵园,三山人文纪念园早在2000年前后就开发了树葬、草坪葬、壁葬等节地生态安葬形式,截至目前,已有4645位逝者选择以更生态、环保的葬式长眠园中。
在“花果鱼米之乡”漳州,“生命公园”理念不仅融入了公益性公墓建设,还与当地的自然景观、特色产业相衔接。
在龙文区郭坑镇扶摇村,生命公园保留了龙眼园林中原有的阶梯式地貌,稍作平整,在林中设置生命里程碑;在龙海区白水镇方田村,天然石头被植入孝亲文化,成为一道风景;在华安县湖林乡上田村,整体风格则以樱花为主题……漳州市在公园用地、建设模式、树木选材等方面开展积极探索,建设别具地方特色的生命公园。
长泰区民政局局长王泳中说,以生命公园的形式修建骨灰安葬设施,并因地制宜设置草坪葬、树葬、花葬等节地生态安葬形式,不仅一改传统陵园压抑氛围,还能最大限度保护耕地、林地及生态环境。
生态葬距离“深入人心”还有多远?
预计2035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占比超过30%,社会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林军认为,当前节地生态安葬在推进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小难度,其中最需要突破的是传统丧葬观念带来的障碍和安葬形式创新上的不足,需以转变观念先行,同时做好设施建设、服务优化等方面的工作。
参加海葬活动的潘先生送走了没有后人的大哥。他说,福州的公益海葬活动不花一分钱,活动开展也井然有序,唯独感觉亲人骨灰撒进海里后,心里空荡荡的,似乎少了些许寄托。
不同于传统的“入土为安”,撒海后的骨灰随着潮汐奔涌,给祭祀造成了挑战。一些群众希望,在重视生态安葬中“葬”的新形式推广的同时,也要注重“祭”的环节。以海葬为例,市民平时难以到达一些撒骨灰的地点,希望可以在清明时节,允许家属自愿报名,乘坐客轮到当初撒骨灰的地点吊唁逝去的亲人。
在林军看来,节地生态安葬的推广不仅仅要注重形式上的变化,也要保留传统丧葬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内核,“丧葬体现着生者对逝者的精神寄托,节地生态安葬除了要在形式上做减量,还应当进一步在精神上做增量,服务好后续的祭祀环节,让逝者家属找到同样的精神寄托,也能吸引更多人接受节地生态安葬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