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电子报纸 草地周刊 调查观察 成风化人 新华观点 要 闻 新华关注 新华深读 新华体育 新华财经 新华国际 新华融媒 精彩专题 医卫健康 看天下
首页 >正文
2024

04/11

12:57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4版

“天府粮仓”新农人

2024-04-11 12:57:16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4版

▲4月2日,在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北山镇,雷超在库房查看检修农机设备。

    “90 后”的雷超是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穗香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农业职业经理人。雷超看到了农机科技设备和惠农政策在农业上的应用和发展,2021年,他流转了川东丘陵地区近1000亩的山区农田,发展半机械化的粮食作物种植。

▲3月26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隆兴镇,王李锐在操作无人机进行冬小麦田间病虫害防治。

    25岁的王李锐是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杨柳土地股份合作社的一名农机手。凭借爱钻研的劲儿,王李锐熟练掌握了驾驶各种现代化农机设备及无人机植保等技能。曾经在外打工的他 2022 年主动选择回到村里全职从事农业生产,成为了一名“农机潮人”。

▲4月3日,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天府粮仓数智水稻示范基地,罗凯在循环式育秧机上查看水稻秧苗长势。

4月3日,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公义镇,罗凯在操作植保无人机进行田间病虫害防治。

    1999年出生的罗凯是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成林农机专业合作社里最年轻的农机手。他虽然年纪小,但已经是一名农田里的“老把式”,是操作循环式育秧机等智能化农机具的能手。

3月26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隆兴镇,王伶俐(左)在和拖拉机手交接土地翻耕区域和注意事项。

▲3月8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隆兴镇,王伶俐(右二)在和其他种粮大户交流智能育秧设备的使用情况。

    3月26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隆兴镇,王伶俐在田间查看冬小麦的长势情况。“90后”的王伶俐是四川

    省成都市崇州市杨柳土地股份合作社的高级农业职业经理人。2015年大学毕业后,王伶俐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新农人”,将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和现代农业经验植入农业合作社。目前王伶俐管理着4个合作社,覆盖的田地从最初的80多亩逐渐发展到目前的7000亩。

▲3月28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三江街道,舒星宇在查看水稻秧苗的长势情况。

    3月28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三江街道,舒星宇(左一)在合作社清点种植大户送来的水稻种子。

    1992 年出生的舒星宇是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万茂欣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业职业经理人。舒星宇 2015 年从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工作几年后,他辞职将现代化农业科技带回了家乡的土地上。目前他所在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已经实现了耕田、育秧、插秧、打药、收割和烘干的全流程机械化操作,覆盖面积达到了 40000 余亩。本版图片均为新华社记者王曦摄

责任编辑: 史梦佳
关键词: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70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