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电子报纸 草地周刊 调查观察 成风化人 新华观点 要 闻 新华关注 新华深读 新华体育 新华财经 新华国际 新华融媒 精彩专题 医卫健康 看天下
首页 >正文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11版 时空走廊

京剧鼻祖余三胜“坟归何处”

2024-06-14 10:26:20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11版 时空走廊

北京福田公墓著名京剧艺术大师、余派创始人余叔岩墓碑。 刘选国摄

2023 年 10 月,参加余三胜和余叔岩(余派)艺术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参访余氏祖坟。 刘选国摄

  刘选国

  被誉为京剧鼻祖、京剧“前三鼎甲”之一的余三胜,“坟归何处”?余氏宗谱及大部分史料基本这样记载:“葬直隶天津卫大筲子口,有碑。”

  2024年秋,余三胜故里湖北罗田县九资河镇将主办中国京剧票友会。5月中旬,笔者一行到天津探寻余三胜墓地。

愿落叶归根,暂厝葬天津

  从北京出发前,我查阅了相关文章,包括已故著名戏剧评论家吴同宾先生的《余门三人杰——余三胜、余紫云与余叔岩》,志明的《余叔岩家史简介》,白麟、二毛《京剧大师余三胜》,希望按图索骥,实地探查。

  吴同宾先生是京剧历史研究专家,他哥哥吴小如是北京大学教授和京剧票友,也是京剧余派艺术研究大家。

  吴同宾在《余门三人杰——余三胜、余紫云与余叔岩》文中这样写道:“余三胜在61岁(同治二年)时,又加入广和成班演唱,不久就因病退出舞台了。他对于青年时期的生活不胜忆恋,就到天津暂住就医。同治五年,他病莫能兴,弥留之前,把余紫云叫到跟前,说他希望能够归葬湖北罗田老家。紫云忍泣回答,‘湖北老家已经没有至近的亲人了,祖茔是否还能容许归葬,现在情况不明,千里迢迢,贸然回去,恐怕不妥。’三胜毅然嘱咐,‘既然这样,我也不愿葬在北京梨园义地,那样等于永久寄人篱下,死也不得安宁。你现在年纪还小,不如就把我浮厝在天津,等将来你有机会回到老家,了解了祖茔的情况,你再把我搬迁回去。’紫云含泪应诺。不久三胜逝世,紫云就遵照遗嘱,把他厝葬在天津郊区梢直口了。”

  吴先生长期在天津工作,想必他掌握的史料很丰富,言之有据。2023年1月,我回罗田后,到访七娘山村上余家塆余三胜故居,找到了余氏邻居,查看了余氏宗谱。在余三胜“开龙”名目下,有“葬直隶天津街筲子口,有碑”几个字的记载。

  此次探访前,我与曾任天津市和平区文化馆馆长的寇援先生电话交流过,希望他能够帮忙寻找有关余三胜墓地的线索。我还联系了在天津的一位学生——天津宝坻应急救援队的潘子雄,请他帮助寻找筲子口。经查询,天津现在没有“筲子口”,但有大、小“稍直口”村,都在西青区。

  5月17日上午,我们一行五人抵达大稍直口村,这里已完全城市化,全是六七层、十多层的居民楼,田野都看不到,更别说坟地了。

   在大稍直口村村委会的一个三层办公楼里,村委会的小刘和一位曾经担任过村干部的老人接待了我们,他们说没有听说过该村有埋葬京剧名家的梨园义地。小刘建议我们去小稍直口村探访,或者去西青区档案馆和西营门街道,查阅他们的志书,那里应当标注有墓葬群位置。

  从大稍直口村到小稍直口村,不到半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找到一个居民小区的两层办公楼,上面挂着小稍直口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牌子。向办事处的一位工作人员询问,得知她也对余三胜及京剧梨园义地完全不知情,建议我们再去问问小稍直口村委会。再乘车几分钟,我们在一片居民楼的边缘找到了小稍直口村村部。在村委会门口与村干部和几个年轻人交谈,他们也完全不知晓余三胜及京剧梨园义地之事。放眼望去,周边全是十几层高的居民楼,没有墓园和坟林的踪影。他们说,十几年前这片地区进行城乡一体化改造,建成了现在的小区。他们建议我们到西青区档案馆查询。他们村虽建有村史室,但我们没有正式函件,不便让我们进入参观。因时间有限,我们只得与村干部互留电话,委托他们继续打听。

  回京后,我继续查询相关史料,希望弄清楚余三胜“坟归何处”。其中,2015年5月第六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一篇《余三胜籍贯考》的文章提到:余三胜卒同治丙寅(五年,1866年)六月十三日亥时。葬直隶天津卫大筲子口,有碑”。这与我已经查阅的吴同宾的文章及余氏宗谱里描述基本一致。

  我又仔细阅读沈虹光在《武汉文史资料》上刊发的《三下罗田寻找余三胜》,该文也描述了余三胜埋葬之地:“开”字辈的余三胜谱名开龙,嘉庆壬戌(1802年)生,同治丙寅(1866年)卒。安葬地点谱上都有记载——“葬直隶天津卫大筲子口”。

  天津市艺术研究所的同行经过一番周折,查找到真有这样一块墓地,在老城外。辗转打听又是许多周折,两位先生找到一个老太太,其丈夫生前就是守墓人。老太太没让他们进去看,但她肯定地说,“好多唱戏的都葬在这儿,还有北京的名角儿。早先梅兰芳、马连良他们逢年过节会来祭扫查看,还捐钱呢。”全都对上了!家谱上是“筲子口”而不是“稍直口”,应是方言转换时的讹误。这里还说,湖北与天津的研究人员上世纪90年代初还到过天津墓地查证确认。

不知所终

  对于余三胜最后是不是葬在天津,也有不同的说法。2002年《湖北档案》白麟、二毛文章《京剧大师余三胜》描述:“余三胜晚年家境小康,于同治丙寅年(公元1866年)卒,享年64岁,葬天津西门外小稍直口梨园义地(也叫安徽义地)。其子孙定居北京后,将其坟墓迁入京都。”这里的描述与前文不同之处是说“葬在小稍直口村梨园义地”,与其父母墓地记载一致。那么到底实际情况如何?是不是余三胜父母葬在天津,余三胜夫妻死后厝葬在天津,后迁葬北京?余紫云、余叔岩后来都是京剧名家,家境都很富裕,他们在石头胡同和椿树头条胡同的宅院都堪称豪宅,余叔岩那时家里有汽车,有司机,肯定购置得起家族墓地。但也都没有查到相关历史记载。

  为此,5月21日我向余三胜第五代孙余福林咨询,了解他们是否知晓天津筲子口的祖坟。余紫云是他曾祖父,他爷爷余第禄没有进入梨园,京剧名家余叔岩是他“四爷”。他回复:“据我了解,我家的祖坟,在北京的大红门,也就是现在的南三环附近。应该还有我曾祖父、我的奶奶,都埋葬那里。”后来我又与他通电话,询问他们有没有去祭扫过天津筲子口祖坟。他说自记事时起,从没有去过天津祭扫。

  陈志明先生著有文章《余叔岩家史简介》,因余叔岩是他的亲姑父,他的文章应当比较可信:“叔岩病故后,初葬在永定门外余家坟地,50年代初因修建粮库征用了坟地,又迁至福田公墓,‘文革’时期余氏墓地受到损坏,1991年由余家后人出资重修墓地,并请人撰写碑文重刻。”余叔岩1943年5月19日逝世,他去世时已是国内声誉极高的京剧三大贤和四大须生之一,因此他的葬礼极其隆重。先葬于北京永定门外,后迁福田公墓。

  再联想到2023年重阳节,我陪同友人在北京福田公墓为余叔岩大师扫墓,看到墓碑正面写的是:余叔岩先生之墓,全体后人敬立,落款时间是1993年2月。碑文背面写道:“余叔岩先生(1890-1943)名第祺,祖籍湖北省罗田县,生于北京,为京剧艺术余派创始人,中国近代杰出的表演艺术家。”安徽文联研究京剧余派艺术的王灵均先生告诉我,这个墓碑是余叔岩先生的大女婿刘如松所立。

  罗田县文化局原局长郭小双在《京剧三余及后人的家乡情结——也说余三胜籍贯》一文中,记载了他与余叔岩外甥刘真及罗田文化部门与余氏后代的交往:“罗田县文化馆退休老馆长毛志英在上世纪80年代参加文化志编修,曾到北京查阅京剧三余的史料,他1986年7月到北京拜访过余叔岩夫人姚氏(继室,笔者注)。姚夫人虽年事已高,但身体硬朗,说他们是老家来的贵客,余先生在世时,每有罗田老家的人上门,都非常喜欢,热情款待,生怕怠慢了。”余叔岩的墓1993年在福田公墓重立,是“全体后人敬立”,是不是姚夫人及其第三个女儿余慧玲也参与了呢?也需要再找材料证实。

  5月30日,我与郭小双电话交流。他文章里描述过,余三胜在京城成名后,即回罗田将父母接到北京,母亲周氏卒于道光十六年(1836年),父亲善继卒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合葬于直隶天津县西门外五里小筲子口佛寿宫后安徽义地中心”。他还写道:“2009年初夏……去了天津一趟,找到了大稍直口、小稍直口,地名都在,属西青区,但沧桑巨变,连余氏七修谱中记载的古建筑福寿宫也拆除了,移到别的地方重建。”十几年前他们考察看到的情况,与我们这次考察结果已相差无几。

  我们的调查随后获得了新的进展。大稍直口村小刘发来两张展板照片,他在小稍直口村村史馆里看到有余三胜事迹及余三胜父母葬于该村的记载。其中,在余三胜泥塑像的图文介绍里是这样描述的:余三胜,原名开龙,字起云,湖北省罗田县天堂寨七娘山村上余湾人。幼学汉戏,工老生,后改唱京剧。清嘉庆末年赴天津,加入“群雅轩”票房。道光初年入北京,隶“春台班”,至道光中期,蜚声梨园,是国粹“京剧”创始人之一。在另一张展板上则写道:“清朝中期至民国中后期,在村西南和东南两块土地,分别有两处旧时演艺界伶角、演员的梨园公墓,称为瘗地。西南块瘗地历史略早,占地面积达25亩,东南块瘗地占地18亩……”据《天津戏曲志》第四卷记载:“天津西郊区小稍直口村,有一座名庙——福寿宫,在其旁有安徽瘗地一处,占地约25亩。”书中所记载即为小稍直口村西南地块瘗地。清末京剧“老生三杰”之一余三胜父母即葬于此……新中国成立后,瘗地逐渐消失。这里只描述余三胜的艺术成就,但没有记载他的墓葬,只确认了其父母葬在此地。

  为了进一步确认余家北京坟地的事,我又与余福林先生讨论,问他是否知晓陈志明先生描述的余叔岩去世及他们余家永定门外坟地的事。他回复说:“我的爷爷和奶奶都埋葬于永定门外,只有我的三爷余叔岩迁至福田公墓。”讨论到具体位置,他说:“具体位置不了解,那时我还很小,甚至还没出生,刚解放就实行土改了。”他说他的二哥余明和父亲1958年还去过余家祖坟。我们讨论,余三胜棺木是不是已经由天津迁回北京余家坟地了呢?余紫云是不是也葬在永定门外余家坟地?余福林回复:“曾祖父余紫云应该也葬在永定门外,只有余叔岩迁徙于福田。”我问他:“那意味着其他人,包括余三胜、余紫云的坟地现在都没有了?”余福林回复:“我的爷爷余第禄也不知葬在何处,只知我的父亲余敦秩葬于密云宝云岭公墓。”

  综合以上实地探访和史料记载,及与余氏后人和研究人员的讨论梳理,余三胜父母葬在天津小稍直口村梨园公墓无疑。余三胜则应当是原“厝葬在天津郊区梢直口”,后来极有可能已迁葬于永定门外余家墓地,但需要进一步寻找证据。余紫云应当葬于北京永定门外余家墓地。余叔岩最初葬于余家墓地,新中国成立后因建设征地拆迁,迁至现在的北京香山福田公墓,而余三胜、余紫云坟墓及余家墓地现在则不知所终了。

 

责任编辑: 史梦佳
关键词: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7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