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电子报纸 草地周刊 调查观察 成风化人 新华观点 要 闻 新华关注 新华深读 新华体育 新华财经 新华国际 新华融媒 精彩专题 医卫健康 看天下
首页 >正文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6版 经济

聪明田里有智慧

2024-08-01 14:11:03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6版 经济

  一连几天,河南省新乡市平原示范区都在断断续续地下雨。以往,遇上连绵雨,农田容易积水,农户必须用抽水机抽到就近的河沟里。如果远离河沟,就只能干着急,等着太阳晒干。

  但对于该区原武镇西合角村的申继锋来说,这次,他流转的600多亩地里很少有积水。“土地平整,加上地头的排水渠,田里的水排得很快。”申继锋说。

  这些经过升级改造的高标准农田如同“聪明田”,正让这个种粮大户获益良多。

  “高标准农田建成之后,灌溉、排水、交通都方便了很多,其中100多亩地里还安装了平移式自动喷灌机,在手机上就能操作,不仅灌溉节水,还能将液体肥料混合在水里一起浇到地里,省了不少人力。”申继锋说,每亩每年能节省约60元,加上品种改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亩小麦的产量比以前增加200到300斤。

  信息化时代,掌握气象信息、土壤墒情、病害虫情等重要农业生产信息,对耕作丰收至关重要。放眼望去,平原示范区的田间地头竖起一根根长杆,上面挂载着太阳能电池板、高清摄像头、大气传感器等装置。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智慧合杆”,它的下面埋着土壤传感器,将多种数据源源不断地传输到“中原农谷数智大脑”,再通过数据大模型的计算,将气象、土壤情况、苗情等信息发送给农民,为他们开展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中原农谷数智大脑”又为农业科创平台“中原农谷”提供算力支撑,它目前拥有天气、土壤、肥力、植物蒸腾等4个数据大模型,已收集数据2亿条,数据来源于新乡市的20多根“智慧合杆”、10多个监测站以及卫星遥感数据。

  从收集,到分析,再到应用指导,这正是以工业互联网思维来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的创新之举。

  “由于农业不同于工业,很多内容无法标准化,我们还在抓紧用更多数据‘训练’4个大模型。目前,‘智慧合杆’数量还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数据会注入到大模型当中。”“中原农谷数智大脑”项目经理尹玥说。

  新乡市平原示范区的智慧农业,是全力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的真实写照。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三大主粮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建设农业强国,利器仍在科技,全国各地正积极实践。

  在安徽凤阳小岗村,种粮大户程夕兵正在自己的家庭农场里观察水稻的生长情况。他的家庭农场建有标准化育秧工厂和1080平方米仓储用房,流转了700多亩土地。

  “通过采用物理灭虫、绿肥壮田、减少化肥农药使用等绿色种植技术,农药、肥料利用率提高20%以上,每亩土地节约成本60元。”程夕兵告诉记者,2023年,家庭农场提供育秧服务面积达2800亩,插秧服务面积达2200亩,水稻、小麦飞防服务面积达5000亩,经营服务纯收入80多万元。

  “今年的水稻又将是个丰收年!”程夕兵说。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表示,下一步要突出整体效能抓体系,突出产业应用导向抓创新,突出“最后一公里”抓转化,突出激发动力活力抓人才。“我们正通过政策引导、机制创新和考核评价,来撬动推动各级各类创新主体各就各位、优势互补、同向发力,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着力提升整体效能,破解制约农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他说。

    (记者严赋憬 刘金辉 彭扬)

      新华社北京7月31日电

 

责任编辑: 冯明
关键词: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83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