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非遗“羌年”在传承保护中再现活力
在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新生广场,羌族学生跳沙朗舞欢庆羌历新年(二〇二〇年十一月十四日摄)。
新华社记者江宏景摄
新华社成都12月7日电(记者余里 王曦)上午9时左右,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群山环抱中的古羌城开门迎客。100名身着民族盛装的羌族演员载歌载舞,演绎了一场半个小时的原生态“羌年”庆典。在羌族姑娘、小伙的带领下,数百名游客身体俯仰、脚步腾跃,感受“羌族萨朗”的魅力。
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5日通过评审,决定将“羌年”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羌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被誉为中华民族演化史上的“活化石”。四川省有全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约30万名群众主要分布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绵阳市北川等地。
每年农历十月初一,羌族同胞会迎来隆重的传统节日——羌年。它以祭天祈福、感恩还愿为主题。当天举行庆典,羌族民众共同举行仪式,敬祭诸神,驱秽庆收、还愿祈福。
羌家儿女能歌善舞,“萨朗舞”是最具羌族特色的圆圈群舞,羌语“萨朗”意为“唱起来、跳起来”。
“我们每天都会表演,希望通过原生态的展演,让游客感受茂县人民的热情好客,让中国古羌城成为外界了解中国羌年、中国羌族文化的窗口。”当地羌族演员努玛说。
茂县是中国最大的羌族聚居区。今年74岁的余有陈家住茂县,从事羌年传承已20余年,目前他带了3个徒弟,是省级羌年非遗传承人。听到羌年转入人类非遗消息后,余有陈马上把这一喜讯告诉徒弟。
“羌年的庆典里有羌族民风民俗、舞蹈等文化元素,对研究羌族的历史、文化等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余有陈说。
据四川省民族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耿静介绍,受汶川地震灾害、羌族语言在青少年一代弱化等因素影响,羌族文化的传承与羌年活动的实践曾一度遇到困难,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近年来,各级政府与文化部门采取了系列抢救、重建举措,设立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将包括羌年在内的羌族文化保护工作列为重中之重。
非遗保护专家、四川大学教授李锦认为,通过设立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将整个羌族的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更好保护羌年的文化基础、社会基础和自然基础。
李锦表示,在地震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大量恢复了羌年的文化空间,部分羌年传习所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提升改造。
经各方共同努力,2009年9月,羌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日,羌年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近年来,羌族人民对羌年的价值认同得到进一步维系,自觉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都积极参与到羌年的各项保护活动中。
“四川严格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对羌年的保存、保护、传承及传播等方面均付出了诸多努力。”李锦说,四川积极鼓励当地按照传统的时间与流程庆祝羌年,确保习俗的“原汁原味”。羌年已被设定为阿坝州和绵阳市的公共假日,为羌族人民提供了假期欢度节日。
“希望羌年成为羌族地区人民凝聚情感、传递文化价值的平台,比如羌年相关史诗的吟唱、歌舞都应受到关注,才能更好地将羌年价值准确地传递下去。”李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