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阶:重视研发中药院内制剂 使临床疗效更好
如果没有中医药,我们难以想象中华民族怎么发展到今天。王阶建议,希望在保持中医疗效的同时,通过特色提升疗效。并且能够重视中药院内制剂的研发,使临床疗效更好,这样也符合提高医疗卫生水平的要求。
王阶:中医人才要采取分类培养分层培养的方式
站在中医院的角度,中医人才培养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中医人才要求是最高的,需要掌握中医、西医两种知识、文化哲学素养、天文、地理知识。所以中医医生是比较辛苦的。
实录
CORRELATIVE
更多报道 >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继续关注2015年新华网全国两会新华会客厅,我们今天演播室为大家请到嘉宾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院长王阶,王院长您好。[ 2015-03-11 09:10 ]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院长王阶]
您好。[ 2015-03-11 09:10 ]
[主持人]
欢迎您再次做客新华网。[ 2015-03-11 09:10 ]
[王阶]
非常荣幸能又一次来到新华网。[ 2015-03-11 09:10 ]
[主持人]
您作为医药界参会的委员,我想您会对两会上面的一些问题会比较关注,那么今年带来了什么样提案?[ 2015-03-11 09:11 ]
[王阶]
今年我写了一个提案,就是重视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研发,促进临床疗效提高。[ 2015-03-11 09:12 ]
[主持人]
这个提案您觉得在中医界讨论上,反响怎么样?[ 2015-03-11 09:13 ]
[王阶]
当时写这个提案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政协委员的职能就是建言献策、参政议政和民主协商。每年,我们都要有一些参政议政的工作,这些工作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发挥自己的专长,或者解决实际问题。我去年的提案是关于中药方面,前年写的是关于整合医疗资源,今年写的是重视中医院制剂研发和提高临床疗效。[ 2015-03-11 09:15 ]
[主持人]
目前,社会上存在一些质疑中医疗效的声音,想请王院长介绍一下中医疗效具体情况,临床效果怎么样?[ 2015-03-11 09:16 ]
[王阶]
中华民族繁衍到今天,中医中药对整个民族的繁荣和健康起了重要作用。如果没有中医药,我们难以想象中华民族怎么发展到今天,所以中医的临床疗效我认为是可以肯定的,这是第一。所以说它是具有科学性的。[ 2015-03-11 09:20 ]
[王阶]
第二,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上,它的疗效是特殊的和突出的。今年的提案是中医药院内制剂研发和提高临床疗效。一直以来,每个中医院都有自己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会影响到各个医院的院内制剂,涉及到各个科室、各个疾病,针对各个疾病和病种的治疗,是带有自己的院内色彩。但是这几年来,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了医院制剂的数量下降,各方面也受到影响,所以直接影响到中医医院的一些特色。因此,我希望在保持中医疗效的同时,通过特色提升疗效,因此今年的提案就是希望能够重视中药院内制剂的研发,使临床疗效更好,这样也符合提高医疗卫生水平的要求。[ 2015-03-11 09:27 ]
[主持人]
现在大家都在提倡治未病,中医治未病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让中医治未病正式面向民众,那究竟什么叫中医治未病?如何从公共卫生角度来认识治未病?[ 2015-03-11 09:27 ]
[王阶]
治未病是中医传统的一个概念。其实治未病的概念在《黄帝内经》就已经有了。《黄帝内经》提出“上工治未病”,把中医分成上、中、下三工,认为最好医生在治未病方面有独到之处。面对一个疾病,好的医生可以预见到它的发展,所以会积极的进行应对。[ 2015-03-11 09:31 ]
[王阶]
从《黄帝内经》开始,到明清,再到现代,治未病已经形成了三个比较明确的概念,就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未病先防”有预防为主的意思,就是说在没有病的时候,你要防止疾病的发生。“既病防变”就是已经有了病以后,防止它向坏的方面发展,不要因为小病而变成大病,然后导致死亡。[ 2015-03-11 09:38 ]
[王阶]
“愈后防复”指的是病已经好了,还要防止它复发。治未病的概念提到这么高的高度,这三条基本的原则指导我们在临床上进行更多的创新。在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重大疾病的早期预防阶段,我们应用治未病的理念来进行治疗。比如如何有效预防糖尿病综合症、进行比较彻底的治疗和病后防护。又如小孩感冒发烧后,经常出现咳嗽等情况,我们能不能把它同时治好,这是很重要的。在治未病的科学研究上,我们还有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人一到冬天就咳嗽哮喘,常规治疗效果都不好,但是可以在夏天贴敷消喘膏,这就是利用中医中药的方法有效缓解病痛。另外像肿瘤的防复发和转移等等一些治疗,都是利用治未病的理念。我们理解,治未病提到全民健康这么一个高度,就是说通过预防为主,通过治未病,可以减少疾病,让我们晚得病、缓得病、少得病、不得大病。[ 2015-03-11 09:54 ]
[主持人]
治未病是不是感觉身体不适的时候就要去医院做一些诊疗,特别是从中医方面呢?[ 2015-03-11 09:54 ]
[王阶]
对。当你感觉到身体不适的时候,一定要及早去医院,不管是西医院、中医院,这叫做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这是一个原则。另外还有一些病人感觉到最近状态不好,精力下降、体力下降、能力下降,失眠多梦,其实这已经属于亚健康状态,到医院去找医生,特别是找一些中医医生进行适当的调理和治疗,对身心是有帮助的。[ 2015-03-11 09:56 ]
[主持人]
广安门医院也是“一号难求”,大医院普遍都存在挂号难看病难的问题,现在有很多医院实行“医联体”,您觉得这样的模式能不能解决看病难、看病挂号难的问题?[ 2015-03-11 09:57 ]
[王阶]
看病难这个问题已经持续了好几年,我前年的提案就是整合医疗资源,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问题。很多医疗资源需要整合,比如说现在的中小医院或者是社区医院,它还不是很饱和的,如果与大医院合作,就能够比较有效缓解看病难的问题。但是真正要解决看病难问题,需要多方联动。就广安门医院而言,一年门诊量300万人次,确实是人满为患,但我们通过制定合理流程、整合医疗资源,医生提高效率并加班加点,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我们现在有两个具体做法,一是在就诊流程上下工夫,在医务人员的技术上下工夫。二是通过提高临床疗效实现。比如说一个病人在一家医院就诊,疗效很好的话一个月复诊一次就可以。如果疗效不好,就要辗转好几个医院看很多次,就增加了病人自身就诊难度,对社会、交通都有影响。所以我认为整合医疗资源,不管是“医联体”或者是一些医院的联动,对看病难都会有所缓解。[ 2015-03-11 10:08 ]
[王阶]
2011年,大兴区政府把大兴区中医院托管给了广安门医院,成立广安门医院南区。可以说,这几年的托管是有成效的。当年,大兴中医院日均门诊量1500人,现在日均5000人,年门诊量也由40万提高到了140万。当时的做法就是“一院两制、统一管理、单独核算”,同时派本部的医生到南区出诊,每位医生通常一天看50-70个病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本部的门诊压力,也使大兴区及周边地区居民可以更好地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我认为,移动一个医生可以少移动50个病人,这个做法可以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 2015-03-11 10:20 ]
[王阶]
看病难的另一个方面是因为疗效不好,病人在本地看意义不大,要到大城市的大医院寻求帮助。所以我们要通过学科建设、专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把疗效提高上去。今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面对于医疗卫生提的最后三句话就是,健康是群众的基本需求,我们要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国。把提高医疗卫生的水平放在中间,我觉得这个话是有深意的。假如你建设了很多设施,改善了很多工作,但是疗效没有得到提高,缓解看病难问题就没有达到目的。我认为,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归根结底就是两个方面,第一是看病流程顺畅,要比较快的看到病,享受比较好的服务;第二就是疗效好,解决好病人的问题。[ 2015-03-11 10:33 ]
[主持人]
作为普通老百姓去看病,一个是觉得诊疗时间短,另外也深深感受到医生太少了,所以您看中医药的发展,我们其实离不开中医药的人才,但是目前的现状人才还是很少,您觉得怎么能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 2015-03-11 10:33 ]
[王阶]
这几年造成看病难还有一个原因,医生的增长速度赶不上病人增多的速度,刚才你说的人才短缺也是一个重要方面。站在中医院的角度,中医人才培养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离不开人才的培养,我认为,中医人才要求是很高的,需要掌握中医、西医两种知识,需要对中国的文化有深刻了解,需要有较高的哲学素养,需要具备天文,地理知识,所以中医医生做的还是比较辛苦的。[ 2015-03-11 10:41 ]
[主持人]
我以前采访过一个外科手术的专家,他说培养一个能够上手术台做手术的医生要十年的时间,我刚才听王院长这么一说,培养一个中医药的学生可能比十年还要更长?[ 2015-03-11 10:41 ]
[王阶]
是的,培养一个好的中医师确实需要较长时间。关于中医药人才培养途径,我觉得应该采取分类培养,分层培养的方式,根据需求来培养的方式进行。我认为,县医院、一般的市级医院,要胜任一般医疗,必须有中西医两套技能,掌握好基本医疗手段以后,才可以面对更多的疑难杂症。比如大学毕业生,如果要到县级,到乡村去工作,按照一般的医师要求培养就够了。但是假如到了市级、省级、中央级医院,那他就必须要成为研究者。医生的层次包括医学工作者、医学家、医学科学家,层次不同,要求更高。这几年,广安门医院为适应国际医疗的需求,每年会派10-20名医生、护士到美国的梅奥中心进修,就是为了与国际医疗机构接轨和为全世界提供医疗服务。协和、301医院等大型医院的医生都有国外培训的经历,国际上大医院的品牌第一是品质和认证,第二是医生必须要有一些重要培训的资质。所以医生的培养对于他的技术提高非常关键。病人对医生的需求和依赖很重要,如果医生水平高,病人见到你,跟你交谈,他对你会有一种信任,对他的疾病会比较好。[ 2015-03-11 10:56 ]
[主持人]
医患关系提的也比较多,2015年,卫计委提出医改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刚才您提到我们病人对医生的依赖性很强,都希望就诊的时候能得到医生比较详尽的解答,但是由于目前的水平和条件,经常是排了好几个小时,然后你见到这个医生也就几分钟,我们也体量医生很辛苦,他一上午看那么多,连喝水上厕所时间都没有,但是这种现状很难解决。[ 2015-03-11 10:57 ]
[王阶]
对于缓解医患矛盾、和谐医患关系,我们也一直在思考,一直在做。我理解,第一,医院一直在教育医生,要很好的、和谐地处理好医患关系。但凡有一定经验的医生,其实他们跟病人的关系都比较好,因为医患关系不是一个单纯的消费关系,它还有情感的关系。在古代,大医是以“医德”为先,就是要有德心、仁心,不管病人富贵贫贱,都要一视同仁。医生要有很好的医德很同情心,有时由于工作繁忙,态度把握的不够好,或者语言上注意的不够好,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处理纠纷的时候,发现语言方面的问题比较多,作为院方我们在努力做好医生管理,要求医生要用平和的心态来缓解病人比较急躁的情绪。我建议是不是大家都可以正视医患矛盾,更重要的是医生要放下心来,跟病人好好沟通。[ 2015-03-11 11:06 ]
[王阶]
刚才你说到有些病人可能排了几个小时的队,几分钟就看完了,这个病人非常不理解。我们现在正在推行一个国外的做法,就是分时段就诊,许多国家通行的做法是,病人想去看一个医生的时候提前预约好时段,就可以有效减少病人的等候时间。但是中国的病人习惯早去,这样就会导致等待时间相对较长,我们希望下一步能把这件事尽量做好。广安门医院的专家有时一上午看五、六十个人,有些排号相对靠后的病人估计要12点以后才能看到,如果病人都8点钟去等,医院就会比较拥挤,显得环境也不好。所以建议医院都能在流程上进行更多的改进,医生也和病人和谐相处。病人的心情好了,我们的疗效也能提高。[ 2015-03-11 11:15 ]
[主持人]
作为老百姓也不能把所有的负担或者压力都依赖在医生身上,刚才您也提到治未病,作为个体来说,也给我们提点建议,就是我们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我们在前期有条件的情况下,自己可以给自己诊疗,可以预防,比如在饮食方面。小病,我们就可以自己提前来修理,不一定非得要去大医院或者去医院来解决。[ 2015-03-11 11:16 ]
[王阶]
对。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把医疗卫生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就是打造健康中国。过去讲医疗,多是停留在治疗方面。这次的提法,是说全民的健康关系到国家人口素质的提升。健康中国的提出,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我看了两会的一些报道,部分人认为健康产业是非常重要的产业,健康需求是非常大的。我的建议是每个人对自己的健康应该有一个评估,评估一下自己现在处在一个什么状况。健康的获得可能要靠这么几方面,一是正确的生活习惯,比如饮食、睡眠,二是合理的治疗和诊断,自觉没有什么问题不必要去诊断治疗,三是合理的用药。我们认为第一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进行一些养生保健,如有不适,再进行治疗,最后一定是合理的服药。其实养生有很多方法,中医的养生方法更多、经验也很多,如果有兴趣或者有时间,新华网还可以做一点关于养生保健的讲座和交流。一方面,我们希望通过养生保健拥有健康的体魄,有了健康身体可以减少病痛。另一方面,养生保健做好了,养生服务做好了,医疗做好了,我们可以获得长寿,延长寿命、健康生活是每个人的最大需求。[ 2015-03-11 11:16 ]
[主持人]
非常感谢王院长给我们提的建议,我们现在要多在养生保健上面做点功课,难怪现在很多养生保健的节目也是非常受欢迎的,我们也期待王院长再次来到新华网给我们做这方面的讲解,谢谢您。感谢广大网友对本次访谈的关注,我想对于身体健康来说,不光是身体的,更多是心理的,希望大家能够健康快乐,再会。[ 2015-03-11 11:16 ]